“不說這些,來,楚兄弟,我也不叫你同志了,跟著貴娃仔叫你兄弟,來嚐嚐這魚,不知道是否符合你的口味!”老連長指著剛剛端上來的一盤魚說。
“楚兄弟這是鹽水魚,只有在這裡才吃得到哦!”王貴跟楚留香解釋面前這碗魚。
“這鹽水魚可長期儲存,味道獨特,既有醃魚的香辣味,又有活魚的鮮甜味,且肉質細膩,吃起來格外爽口。明天你們走的時候帶上幾條!”老連長接過王貴的話說。
“好的,對於鹽水魚我是不會客氣的!”王貴並沒有推脫,大大方方的接受了老連長的好意。
王貴扭過頭,跟楚留香講起了這鹽水魚來。
鹽水魚是玉溪地區的特產,主要使用當地特有的幾種魚製作而成,但由於能長時間儲存,因此在雲南各地還是能吃到正宗的鹽水魚。
鹽水魚的做法說來也簡單:把魚兒剖肚挖鰓洗乾淨以後,在鍋裡放入適量水、適量食鹽和各種佐料煮一下,然後把魚放入鍋裡,用文火慢慢煮,直到把水煮幹。
當然,最不能忘記的佐料就是花椒和花椒葉,否則鹽水魚吃起來肯定不香。
但要真正做好鹽水魚也不簡單,其中最難把握的是火候,尤其是在煮的過程中。
煮的時候是不能給魚翻身的,否則魚肉碎了,會影響美觀以及人們的食慾。
煮魚時不能攪拌,你得留意別把魚煮煳了,但也不能把水分留得太多,否則一是味淡,再有就是放不住。
多年來,當地群眾總結了一套做鹽水魚的經驗:一是注意鍋裡水不能太多,二是火要小,這樣煮出的魚才硬掙,有筋骨。
當然,烹製的鹽水必須十分考究,如能用醃製乾魚的鹽水來煮最好,如沒有這樣的鹽水,最好也要把鹽放入鍋中炒紅,再放水來煮。
煮得好的鹽水魚,用筷子隨便一夾是夾不爛的,而且味道鹹淡適宜,在鹹菜罐裡放個一年半載的絕不會變味。
鹽水魚最早起源於玉溪的撫仙湖,對於撫仙湖畔的人家來說,做鹽水魚確實是每個主婦都會的活兒。
撫仙湖畔的農民多以打魚為生,賣不完又吃不了的魚只好拿回家,由能幹的主婦做成美味可口的鹽水魚放在罐中貯存起來。
到了沒菜的日子,弄幾塊出來一蒸就成了全家的美味佳餚了。
鹽水魚中的極品當屬抗浪魚。抗浪魚個頭雖小,但刺軟肉嫩,味道鮮美。由於它生活在無汙染的撫仙湖中,靠吃水中的微生物為生,肚子都很乾淨,所以吃抗浪魚根本用不著剖腹挖腸。
然而抗浪魚由於數量稀少,並不是普通人家能吃得起的,普通漁民打撈到抗浪魚,一般都不捨得自己吃,都是拿到市場去出售,用出售得來的錢,可以賣另外一種叫做大頭鯉的鯉魚。
這種鯉魚是當地特有魚種,魚的數量佔到撫仙湖魚群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一種產量非常巨大而且價格便宜的魚,最關鍵是其魚肉肉質在做成淡水魚之後,在口感上並不會低於抗浪魚太多,依然鮮美爽口,其肉細嫩,含脂量高,味美,營養豐富,頗受人們歡迎。
大頭鯉的體型與鯉魚十分相似,但頭部較寬大,體形似鯉,所以得名“大頭鯉”。
在中醫學上還可將其入藥,具有滋補、祛風的療效。大頭鯉為我國特有種,僅分佈於雲南省的星雲湖和杞麓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