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事班的戰士們都圍攏了過來,他們早就想知道涮涮辣到底長什麼模樣了。
涮涮辣,屬茄科辣椒屬植物,是野生小米辣的一個變種。
傣語:“嘛苤脹線”,顏色鮮豔,聞之辣味撲鼻,泰國人稱其涮涮辣,又叫象鼻辣。
據說,因大象不小心用鼻子碰在了這種辣椒上,辣得大象狂奔不止,鼻子不停地甩動,象鼻辣因此而得名,可見其辣的“過癮”。
涮涮辣果實呈錐形,果皮略皺,有“疙瘩”狀凸起,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成鮮紅色或橙色,以紅色最為常見。
“這就是涮涮辣啊?”大家圍觀著說;
“那現在我們就做雲南的一個下酒菜——陰辣椒!”大叔說著就拿出十幾顆辣椒。
“雲南陰辣椒的吃法很簡單,用水浸泡,讓辣椒表面軟化後,放到油裡慢慢炸至表皮酥脆就行了。”大叔非常簡單地給戰士們說了一下陰辣椒的製作,他知道他面前的這些戰士都有一定的廚藝基礎,這樣一說都能明白。
“大叔,你剛才說的蘭花豆是什麼豆啊?”譚秀才眼睛一直在尋找一種像蘭花一樣的豆,可是他並沒有找到。
“哦,蘭花豆就是蠶豆!”大叔非常簡潔地說;
“就是蠶豆啊?”譚秀才有些吃驚,他問:“為什麼叫蘭花豆啊?”
“蠶豆開花的時候,很像蘭花,所以我們這邊就叫它蘭花豆了!”大叔笑著說,但看樣子並不是在開玩笑。
炊事班戰士們回想著蠶豆開花時候的樣子,立即笑了起來,確實啊,蠶豆開出來的花跟蘭花非常像。
大叔將大娘早就用溫水泡著的蠶豆端到戰士們面前說:“想吃這道菜,還需要你們做點工作!”
“什麼工作?”譚秀才問;
“就是用剪刀把這些蠶豆一個一個剪開!”大叔說;
“哦,這容易,我來幹!”譚秀才主動地說;
“好啊!不過要等這豆子泡軟之後,才能用剪刀剪啊!”大叔用手摸了摸泡在溫水裡的蠶豆說:
“把泡軟的蠶豆晾乾水分之後,用剪刀在蠶豆的兩邊剪開一個小口,小口的深度至少要到蠶豆的一半!”
“哦,沒問題!這事情交給我!”譚秀才信心滿滿地說:“剪好口之後幹什麼?”
“接下來就是油炸了唄!”大叔說:“油炸的過程中要不斷地翻動,直到蠶豆浮出油麵之後變成微微的黃色,蘭花豆這道下酒菜就好了!”
“啊,接下來的事情我也能做,我來做!”譚秀才信心滿滿地說;
“好,你來做,這道下酒菜就是講究火候,要有耐心哦!”大說誇獎著面前這位年輕的小夥子。
於是炊事班戰士在大叔的指揮下,大家都開始忙活了起來,除了譚秀才之外,其他戰士都認領了一道大叔說的下酒菜的製作任務。
楚留香則選擇了製作炸牛皮這道雲南傣族的下酒菜,當大家知道這是一道傣族下酒菜的時候,大家都很有默契地笑了一笑,因為聽說水靈光所在的民族工作隊就是到傣族民族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