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郝世傑同鄉的中年男人非常主動與郝世傑交流;
交流中,郝世傑得知眼前這位同鄉是祿豐軍管會副主任馮德;
軍管會主任兩天前,也就是楚留香他們在富民軍管會當天下午,接到命令到昆明參加保密會議;
“哎呀,小同志,你有口福啊,正好廚房還有你們桐柏縣的胡辣湯!”
還沒見到人,就聽見剛才那位大嬸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兩省交界處,桐柏縣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著名革命老區。
桐柏糊辣湯另有一個雅緻的名字叫八珍湯,說明糊辣湯內涵豐富。
最常見的有面筋、粉絲、千張絲、花生米、香菜、薑末、榨菜、胡椒粉等。
根據節令和地域的不同,還會有牛肉、羊肉、木耳、黃花菜、菠菜、蔥花等。
做法很繁瑣,先用淡鹽水和麵,揉成麵糰,然後不斷加水“洗”出面筋。
水燒開下面筋,麵筋熟後將洗面筋的水,也就是稀澱粉糊倒入鍋內,小火燒至湯汁粘稠,再放入其他配料,旺火燒沸。
糊辣湯盛到碗裡後,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來粘乎乎、香噴噴。
辣是糊辣湯的主要特徵,辣在嘴裡,美在心中。
酸就在其次了,喝這種湯一般都要加點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種原料充分滋味的散發,香、滑、綿、潤,於吞嚥之餘又有東西可嚼,十分滿足。
糊辣湯還有另外的一種吃法,把半碗糊辣湯和半碗豆腐腦兒摻在一起,叫做“兩摻兒”。
拿小勺稍微攪和一下,豆腐腦兒的細膩、清淡、微苦澀與糊辣湯的粘稠、酸辣、鮮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
特別是在冬日的清晨,一碗糊辣湯下肚,額頭上會滲出細細的汗來,身子暖了,胃口也開了。
郝世傑一聽是家鄉的糊辣湯,原本並不餓的肚子開始不聽話地叫了起來;
自從離開家鄉參加革命,就再以沒有喝過家鄉的糊辣湯了,不知道這裡的味道如何?
有沒有記憶中的味道?記憶中的糊辣湯可是天下美食;
郝世傑回想著記憶中糊辣湯的味道,下意識地盯著門口,期盼糊辣湯早點到來;
當看到糊辣湯出現,郝世傑驚呆了,端著糊辣湯的人,他認識;
端著糊辣湯的就是前幾天演習被他們搶了午飯而被淘汰的76號炊事班老班長;
就是那位傳授瑤族大粽和竹筒飯給他們的老班長;
見到此人,郝世傑立馬站了起來,向老班長行了軍禮,即使他並沒有穿軍裝;
雙方相視過後,哈哈大笑了起來!
等在場的所有人搞清楚怎麼會事情之後,大家都有一種不打不相識的緣分;
老班長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郝世傑的防備心理,話匣子也開啟了;
當知郝世傑關於內奸的想法時,大家不僅沒有怪他,還認為他做的很對;
“來,來,郝同志,不要光顧說,嚐嚐家鄉的糊辣湯!”
“郝同志,老班長雖然不是同鄉,但這糊辣湯做的很正宗!當年老班長可是跟隨中野挺近大別山到過桐柏縣哦!”
“我是48年在桐柏縣參軍,招兵的就是我們楚班長,一當兵就趕上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