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民間有“喝別人烤的茶不過癮”之說。
然而炊事班所飲用的烤茶並不是普通彝家人待客的級別,而是彝家最高階別的飲茶禮節;
彝家人一直流傳著靈鳥從雲南大山之中的百丈高崖銜來茶種為人治百病的故事;
為紀念靈鳥,客人飲茶時,少男少女總會模仿靈鳥翩翩起舞,而客人飲用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靈有關。
這第一道茶名——靈鳥銜香;
意為福滿人間。
烤罐選用肚大口小,大小適中的陶土罐;
茶具為土陶和紫砂製品為主;
泡茶講究取用山泉水。
烤茶之前先烤罐,待罐極熱之時;
將茶葉放入,在炭火上翻轉烘烤;
當茶葉焦黃時;
再將燒開的水一下子衝進去,一陣清香登時泛了上來;
此時茶湯淺黃,茶味清香淳真。
當楚留香雙手捧過美麗的彝家小姑娘奉上的這碗清茶,小抿一口,立即感覺自己一身的風塵疲憊立馬被清洗而去。
烤茶的茶葉最講究的是用雲南本地普洱的曬青茶;
在勞作一整天后,彝家一家老少圍坐在火盆旁手捧烤香茶,是一天中難得的悠閒時光,而且彝家自古有規矩,喝烤茶時間,彝家諾合不催工。
第二道茶名——靈生護香,
意為苦盡甘來,情深意長。
品嚐第一道烤香茶的美味之後,瞬間顛覆了楚留香對茶葉香氣的理解,立即將身板坐直,微微前探,看著彝家年輕男人如何製作第二道烤茶;
只見彝家少年將陶罐放在火炭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事先炒至黃色的糯米和茶葉;
邊烤邊抖動,至茶葉香氣四溢,糯米呈現焦黃色澤;
彝家烤香茶又俗稱“百抖茶”;
以腕力抖罐,令米不至糊底,也讓茶香、米香混雜著充分溢位陶罐,使楚留香在嗅覺與視覺上足足享受了一番。
此時加入採自高山三千米以上的特有紅豆草和少許雲南特產紅糖;
繼續抖動到一定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