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池老醬首創於明洪武年間,至明崇禎年間,湯池地區一帶家家戶戶盛行蒸制湯池老醬。
清朝康熙年間,雲南迴歸朝廷,雲南府以雲南特產進貢到京城,進獻給皇帝,被列為宮廷貢品調料。
湯池老醬選用湯池地區獨特專有的“陰陽水脈”製作而成;
湯池鎮中央有一條小河,把鎮子隔成兩半,當地人在河兩邊各打一井,一邊得硫磺溫泉水,一邊得深層地下涼水;
天下溫泉,以硫磺溫泉為最,沒有之一;
地下涼水,水溫四季恆定,涼而不冰;
在熱井水與冷井水交匯的地方,當地居民修建了一座萬佛寺;
製作湯池老醬的水就來自此處萬佛寺,當地人稱此水為“陰陽水脈”。
以水脈拌以雲南特產辣椒為主要配料、選用精品本土出產的大豆為主料,秉承百年傳統秘方,用至少一年時間進行自然發酵,最終方才完成湯池老醬製作;
而湯池老醬如擺放10年時間,則屬於人間食材珍品,而進入當時貢品行列的湯池老醬具記載都是二十年以上。
十年以上的湯池老醬色澤鮮豔、味道鮮美、辣中帶甜、芳香可口,能開胃健脾、增進食慾、散寒祛溼、防治感冒。
楚留香見到郭嵩陽與孫玉伯都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心裡也沒有剛才那番擔心與糾結;
他知道郭嵩陽與孫玉伯肯定已經全力以赴。
既然已經全力以赴,不管什麼結果,都是最好的;
最好的結果就是自己全力以赴的結果,哪怕最後是輸;
輸也是最好的結果。
既然不論什麼結果都是最好的結果,楚留香就把注意力放在了18號炊事班身上;
18號炊事班所屬部隊前身是山西青年決死隊;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山西青年決死隊併入八路軍,成為一支堅定的革命隊伍;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這支優秀而卓越的隊伍,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每一寸河山的安寧祥和,付出自己的一切;
如楚留香他們所料一樣,18號炊事班,這支繼承了山西青年決死隊大無畏精神的炊事班;
果真是製作山西傳統美食刀削麵;
刀削麵是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堪稱“天下一絕”;
刀削麵起源於何時,已經無法考證,但數百年來的盛名,也無需在意起源於何時。
遠處的楚留香之所以肯定18號炊事班是製作刀削麵,是因為他看到一場賞心悅目的刀削麵製作表演;
18號炊事班的兩名戰士都在同時削麵,年紀看上去年輕的那位戰士一手託面,一手拿削麵刀,直接將面片削到行軍鍋內沸騰的開水中;
而年紀較大的戰士則把一團面頂在頭上,兩手分別拿一把削麵刀,在頭頂上有節奏地揮動,隨著這種揮動,被削好的面如樹葉葉片一般,在空中劃過一道道弧線,同樣有節奏地飛入鍋內;
對於兩位戰士精湛嫻熟的削麵技藝,不僅楚留香大為讚賞,同時身邊那些站在一起觀看的解放軍戰士也都發出驚歎的聲音;
“這與18號打擂臺的是78號把?他們可夠悲催的!”
“聽說這78號炊事班是臨時組建的,所有人以前都沒當過炊事兵,遇到18號,他們運氣真好!”
“不會吧,沒當過炊事兵,前面環節他們做什麼飯菜就透過了?”
“他們啊?聽說根本就沒做飯,直接把77號,76號做的飯菜搶了!”
“啊,這也行啊?不愧是志願軍!腦子計謀多。不會做飯就讓別人給他們做飯!早知道,我也叫我們班長把你們搶了,免得現在看著你煩!”
“你們來搶?不是我說大話,再給你們班這些新兵蛋子練一年也不是我們班的對手。聽說人家78號昨天一上來就被照顧吃了個餃子,打出290多環,最後搞得裁判們沒辦法出了好幾個半靶!”
“也是啊,他們是野戰軍,搶炊事班問題不大!”
這是楚留香聽見的,說這些話的人言下之意就一個意思,已經認為78號炊事班本回合輸定了。
確實,現在與楚留香站在一起的戰士們,從場面上看,18號炊事班肯定要比78號炊事班強太多;
就憑這精湛嫻熟的削麵功夫,就已經無人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