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注意,30個百米靶已經完畢,鐵翼,你繼續,防止再出現一個靶!”
“是!”
“五分鐘之後沒情況,撤出陣地!”
“是!”
得到命令的鐵翼一動不動依然爬在陣地上,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前面100米遠的地方。
最後的5個靶幾乎都是楚留香那把李恩菲爾德狙擊步槍射擊完成;
好槍都要留給作戰部隊,炊事班所配的槍支並不好,但全部都是他們自己繳獲的,繳獲的好槍他們也沒留著,都上交了,作戰部隊更加需要好槍。
楚留香他這把狙擊槍沒啥優點,就是射擊速度快,打游擊靶有天生優勢;
“其他人回炊灶,時間不早了,開始做飯!”
“是!”
炊事班從防禦陣地回炊事陣地大概有30米遠,路上郭大路問楚留香:
“班長,土豆要不要先煮一下?”
“煮一下麼,土豆軟爛一點,有利於消化,不煮直接下鍋油煎,土豆味道香一些,但考慮到戰士們吃完飯要發起衝鋒,我認為還是煮一下好!”
“好,回去就煮!”
回到炊事班陣地,郭大路二話沒說,就將所有土豆倒入一口已經把水燒開的行軍鍋內。
郭嵩陽他們的麵糰在打游擊靶之前已經揉好了,在面盆里正醒著面呢;
楚留香看看時間,接近九點,可以開始製作蒸饅頭了,饅頭可以早點做,做好之後可以利用蒸籠保溫。
郭大路帶著蕭石逸來到郭嵩陽這裡,將剛才揉麵的桌面騰出一半,開始切菜;
在鍋裡煮的土豆並沒有切,而是等煮好以後再切。
郭大路看到旁邊有塊砂質岩石,立即拿出自己的菜刀,用手捧了點水澆在這塊砂岩上,將自己的菜刀在上面打磨。
郭大路首先要處理的是楚留香負責的主菜配料;
磨好菜刀的他,看了一眼刀刃,露出滿意的笑容,郭大路的刀並沒有什麼特殊,是部隊配置的標準菜刀;
這只是很普通的刀而已,刀的前半部可以用來切片,後半部可以用來砍剁的斬切刀而已。
是當初他參加解放上海之後,部隊配發的新刀;
這把刀跟著他快五年了,用起來已經變得非常順手,捨不得更換了。
郭大路拿過一根胡蘿蔔,一刀切了下去;
胡蘿蔔被郭大路用滾刀的刀法瞬間切成小塊。
所謂滾刀,就是在切菜的時候,刀的方向不動,而是轉動手中食材的方向,讓刀平直落下切斷食材成塊。
每一個小塊胡蘿蔔都是一模一樣的四厘米長的三稜體塊狀;
不一會功夫,一盆胡蘿蔔塊就切好了,而他的助手蕭石逸此時也處理完了蔥薑蒜;
他們旁邊的郭嵩陽與孫玉伯早已經開始製作饅頭了;
在楚留香的安排下,他們兩位今天製作小號饅頭;
炊事班的饅頭分為大饅頭與小饅頭兩種型號,這也是楚留香自己制定的標準,而非部隊的要求;
楚留香會根據戰鬥的具體情況選擇炊事班到底是製作大饅頭還是小饅頭;
一個大饅頭差不多有兩個小饅頭大小;而一個大饅頭基本就是一位戰士一餐主糧的飯量。
如果前方戰鬥緊張,戰況激烈,很多戰士飯還沒吃完,就要開始戰鬥,當打退了敵人才又開始吃飯;
這時候,很多戰士的饅頭會放在地上,當再次拿起來吃的時候,不僅會涼了,還會沾染大量泥土或者其他東西;
有些戰士甚至再也找不到他們的饅頭,只能餓著肚子打仗。
戰士們都很自覺,知道糧食可貴,大家都是定量供應,不會因為自己的饅頭丟了而要求再次補發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