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這裡……抱歉,沒有生產者,也不需要消費者,只要有分解者就夠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地球上的分解者定義是分解有機物生物的屍體並且利用其中的能量將有機物轉化成為無機物。
而在這顆星球上,自然形成也好,上一個生態圈遺留下來的惡果也好,導致整顆星球上極其難以被自然分解的高聚硫化物佔據了整顆星球的自然環境。
空氣當中是硫化物高聚物的漂浮物,土地中是各種結合成的硫化物亦或者就直接是彈性硫之類的自然高聚物,水裡邊的也是一種特殊的高聚物。
簡單的來說,這顆星球類似於是一個全部由塑膠垃圾組成的恐怖星球。
它不需要更多的生產者來製造高聚物,也不需要啥作用都沒有的消費者來加速自己的壽命,僅僅需要可以分解這種高聚物同時還可以增熵讓整顆惰性極高的星球重新變得更加活躍起來。
硫星球生命就是這顆星球不可或缺的分解者救世主,他們與這顆星球是相互共生的關係,你在拯救我,我也在庇護你。
生命與自然的融合達到了頂峰。
甚至人們在想,如果地球沒有被外星人打擾的話,一直髮展下去,是不是會硬生生的創造出來一個類似的塑膠垃圾星球?
然後在人類滅絕亦或者是拋棄這顆傷痕累累的老實球后,這顆老實球徹底黑化,火山爆發,岩漿翻湧,地底下的硫單質全部被懟了上來,如果再一個不小心被一顆含有豐富硫元素的巨大隕石撞偏離了軌道,從火星邊上擠過去,本身的自轉速度在加快的同時還更加的靠近太陽了。
於是自然環境當中的溫度變得更高,並且由於自轉產生的晝夜溫差,導致高溫熔化後的硫單質冷卻後形成彈性硫類似的高聚物,形成了惡性迴圈,最終為了自救。
黑化球開始重新演化生物,這一次它決定不養一群白眼狼消費者了,於是連帶著就連生產者也gg了。
就一直默默無聞,在看不見的角落當中努力為地球媽媽癒合傷口的分解者得到了黑化球的喜愛。
黑化球將所有的愛與關心都給了分解者,讓其開始慢慢進化,身軀體型變大的同時加快了分解能力,同時還取代了消費者的增熵能力,同時又被黑化球媽媽各種開掛,本身也有了生產者汲取外界能量的能力,簡直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最終形成了這種生命與星球的特殊共生形態。
這樣子一梳理下來人類對於硫紅星球的認知反倒是更加全面了。
或許其他文明的外星人看到這種註定不飛出星球的低等文明壓根就是直接無視掉,連星球都不飛出來,發展都永遠只能是那樣。
就好比如皇庭文明的源影他們,無論如何都是不會理解人類這種背靠一個與自己甚至在某些威脅之上完全碾壓自己的長生者文明的附屬文明會這樣在意一個沒什麼用的生命文明。
這種低階的文明不去管它們都會註定消亡在宇宙星空當中,區別僅僅是時間長短而已,與星球同生共死聽上去好像就是什麼壽與天齊,但實際上呢?
連母星都飛不出去,亦或者是飛出去的可能性低得可憐,這種文明在所有宇宙文明眼中其實都是可憐的蟲子罷了,更何況……星球的壽命真的就很高嗎?
而且他們真的就可以壽與天齊,星球不炸自己就不會滅亡了嗎?
與星球同生那是沒有錯,但是共死就不一定了。
由於孕育出來的自然迴圈結構過於脆弱,全靠星球的惰性環境支撐著,而不說哪天來顆過來做客的隕石啥的,單單就他們自己不斷發展,不斷的修復黑化球媽媽,結果卻是在自己不斷的縮減著自己的可生存空間。‘
他們只適合這種惰性環境,卻一直在幹著增加活性,到處增熵,用自己的一生去改善這種惰性的環境。
於是……他們始終是可憐的打工人,犧牲了自己,成全了黑化球,一代又一代的更替,這一個環境下適合這一種形態的生命就會得到黑化球媽媽全部的愛,於是其他任何有威脅的傢伙都敵不過他,無奈的走上了滅亡。
然而……一旦環境不斷修復改變之後,黑化球媽媽又移情別戀了,去疼愛另一種極度適應這種環境的生命,於是輪迴一次次的上演。
這也就不能怪為何當人類表現出一丁點增熵能力的時候這些硫星球就會如此瘋狂,全方面的想要搞死人類。
因為如果人類不死,就真的是他們整個種族生命的滅亡。
可以說這種文明極其可悲,是妥妥的工具人。
黑化球被渣男騙得一無所有,於是接盤的老實人就非常地倒黴,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