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出來了。”
不只是先遣部隊在忙碌,實際上包括遠在天使主星的人類大本營也全力運轉了起來。
距離人類離開地球大災變之日已經過去了快要接近一年零五個月的時間,人類社會非常穩定的經歷了過渡時期,並且再度整合形成了如今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以種族為單位的文明結構。
外星人的存在以及友軍天使族的關係讓人類的凝聚度高度統一,再加上某人暗中開掛給予許可權,如今的人類巨大文明機器運轉起來能夠產生的力量也是極為恐怖的。
比如……在先遣隊發起第一次登陸作戰的時候只是短短的一天過去,硫紅星球上的各種主流生物都已經被徹底分析透徹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硫紅星球上的自然界生物種類稀少,一點都不和地球的那種複雜生態圈相似。
這種形態的生態圈缺點顯而易見,非常的不穩定,一個不小心就是整個生態圈的崩壞,但是……別忘了硫紅星球的獨特特性。
硫紅星球因為大氣內成分以及整顆星球看著明顯有點不太容易理解的龐大引力,讓其的穩定性達到了一種恐怖的地步。
奇怪的地方有很多,最讓人不理解的就是……高溫環境。
如果僅僅是溫度高也就罷了,但是明明溫度如此之高,整顆星球卻如同一顆死寂的星球一樣,增熵極為不容易,就好像高溫並不能使這裡的分子活躍起來一樣,極其詭異。
但是……人類是誰?
就這能夠難倒人們嗎?
人們經過多次嘗試研究與推演,最終發現了一個恐怖的設定。
“硫元素才是罪魁禍首!”
“硫紅星球上的高溫環境以及含量恐怖的硫元素造成了這種極為偏科的特殊生態圈環境。
氧元素有著極強的氧化能力,其根本是指氧元素最外層電子擁有六顆電子,為了達到穩定狀態就會選擇去別人那裡搶奪兩顆電子過來填住這兩個坑。
而同一族上的硫元素僅僅是比氧元素多了一層電子,雖然對於最外層的電子吸引力稍弱,但是依舊可以有著不錯的氧化力搶別人電子的戰鬥力)。
但是由由於在所有元素當中硫元素的氧化能力僅僅也就那樣,加上硫元素本身之間可以形成單條硫鏈碳元素最外層有四個電子以及四個坑,可以形成全方面發展的十字路口型複雜碳鏈,是碳基生物形成的基礎),雖然僅僅是單鏈,無法形成更加複雜的多層鏈狀結構。
但是……硫僅僅是憑藉單質就足矣形成及其強鍵的聚合物,從而提升其他物質的強度以及耐磨性之類的性質,最基本的例子就如同往汽車輪胎當中加入硫粉,極大增強各方面的能力。
不說硫與其他元素相結合可以形成多少性質強健的聚合物,單單就是在高溫環境下透過熔化單質硫再度緩慢冷卻形成的彈性硫,其本身就有著極為恐怖的延展性,而同時溫度如果再度增加,就會形成異常美麗的結晶硫。
從分子層面上來說,彈性硫屬於高聚物,最簡單的例子就如同塑膠袋當中的塑膠。
而本土硫星球生命的外殼形態就是一種物理性質可以透過爆發溫度從而在延展以及極其堅硬的類結晶化性質當中反覆改變,這一個過程不僅僅需要外界的接觸溫度,也需要從內部爆發傳遞出來的瞬間高溫,整個過程的觸發反應速度極快。
但是這個過程從頭到尾一迴圈起來就形成了一種類似於呼吸一樣的節奏,相比於人類來說這種呼吸節奏非常的快速,可是依舊有跡可循。
這其中熊傑同志大熊)就是透過肌肉發動機的強勁爆發,讓力量爆發的節奏慢慢的跟上這種節奏,同時持續的對抗當中硫星球的輸出不斷減弱,最終達到一定的條件便可以以絕對的力量破防。
而另一位秦羽女同志使用的是另一種更加碰運氣但是也更加考驗計算能力的方法。
透過多組函式座標資料代入去計算出硫星球的這種呼吸節奏的公式,緊接著只要在函式圖形的波峰最低谷的時候精準插入攻擊,就足矣簡單在其性質狀態處於剛剛轉變的時候一擊破防。
硫星球的生命形態屬於基於硫單鏈形成的高聚合物為基礎上的特殊生命。
而整顆星球上由於硫單質形成的各方面性質都極其穩定的高聚合物,無法被自然環境快速降解,就好比地球上的塑膠垃圾一樣,數量以及時間不斷發展之下,於是就造成了硫紅星球這種明明環境溫度極高,可是活躍度卻是如同死寂星球一般的特殊環境。
這也是為何整顆星球上的自然環境中自然迴圈過程的增熵極為困難。
而又因為類似於地球這種多級劃分的生態環境需要極強的自我增熵能力為基礎,因此硫紅星球形成了一種極其劍走偏鋒的簡單粗暴的自然迴圈系統。
地球上的迴圈簡單示意圖是
生產者到消費者再到分解者一整套有頭有尾的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