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叔的手藝得到眾人的一致好評,這會兒店裡還有顧客, 不能離人, 董波主動請纓,他先在外面招待客人, 其他人先去吃飯。
向辰就把他那個飯盒留在一旁,剩下的人一起去儲物間, 支了個小方桌一起吃飯。
李明和董萍一人拿一個,都是最大號的保溫桶, 能裝很多東西,裡面最下面是壓的很實的米飯,上面依次鋪著各種菜,有個專門裝湯小桶,還帶著小蓋子, 湯一點兒都不會漏。
向辰和許恆洲的這份是不一樣的,不是菜『色』不一樣, 而是裝法不一樣,向辰知道許恆洲的習慣, 他不喜歡把菜和飯拌在一起吃, 所以向辰把他們兩個的菜裝一個桶, 飯裝一個桶,兩人分著吃。
李明很習慣這兩人的親暱, 董萍卻見的不多, 一邊吃著飯, 一邊看了他們好幾眼。
但是很快她就沒心思關注別的了, 向辰帶來的菜太好吃了,土豆燒肉的肉汁拌米飯,香的能讓人把舌頭吞掉,不要菜就能吃下去半盆子。
菜也很好吃,每一道菜都是他們沒嘗過的美味,聽向辰說是店裡新招的大師傅做的菜之後,李明便說:“以後再不去國營飯店了,這師傅手藝太好了,以後去咱店裡吃。不過要是能送過來就好了,我這太忙了走不開啊。”
許恆洲橫他一眼,把李明瞪得縮了縮脖子:“好嘛,知道你心疼弟弟,我又沒說讓他給送”
向辰這才反應過來李明打的這個心思,但是他另一方面卻靈醒得很,立刻想到他們以後大概還能賣便當,但是現在店裡的生意太好了,再開發新產品也賣過不來。
但是可以記著,等以後時機到了,就可以做便當生意。外賣也可以做起來,雖然現在沒有合適的外賣平臺,很多『操』作也沒有後世方便,但他們可以提供客戶長期訂餐啊,只要訂了,他們按時送,先設定好選單就行了。
向辰邊吃邊想事,想的太入神了,米飯吃到臉上都沒發現。許恆洲好笑地把他戳到臉上的筷子撥開:“好好吃飯,想什麼呢?”
向辰還氣他不肯伸出援手,皺了皺鼻子故意道:“不告訴你,反正你也不會幫我。”
許恆洲挑眉,這是跟他揚爪子?看來家養的貓放出去跑幾天,『性』子都野了。
不過向辰這副樣子還挺有意思,許恆洲笑笑,覺得自己這個決定做對了,向辰現在可自信了許多。
之後小吃店的事漸漸走上正軌,葛叔是個能拿主意的人,很多時候能幫向辰處理小吃店的一些事。楊瑩瑩也漸漸鍛煉出來了,基本外面跑堂的事兒她都能招呼。
店裡生意越來越好,準備再多的食物也會賣光,黃阿姨已經儘量早起了,可是也沒辦法,再早連早市都沒開,她都沒地方買食材。
所以一般到了中午,有時候甚至中午的飯點都過不了,店裡的東西都會賣的一乾二淨。店裡三個人也忙的頭昏腦漲,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幾個用。
當然,收益也是一天比一天高,第一天才只有一百多,到第二天,因為多賣了很多,變成三四百,後來又變成四五百,最後穩定在六百左右。
到了這個地步,除非再請人,繼續賣晚餐,或者開發價格更貴的品種,不然基本就這個價格了。
向辰也想過要不要再請人,店裡三個人每天都很辛苦,向辰不是那種扒皮吸血的老闆,寧願多出一個人工資,讓她們輕鬆一些也好。
但是許恆洲不讓,他還記得,個體經濟剛出來的時候,還是經過一些波折的,對於招工的人數沒有明確說明,甚至還因為請太多幫工抓進去幾個。
以目前的政策來看,兩個是比較安全的數字,現在小吃店掛的黃阿姨名字,服裝店掛的李明名字,每個店都是兩名幫工。
要是再請人,就得等一段時間,中央經過討論之後,會有一個“七上八下”的說法,也就是說七個以下幫工是允許的,不是資本主義做派,超過七個,就可以請去喝茶了。
所以小吃店要想擴大規模,可以等到那個時候,但是服裝店擴大規模勢在必行了。
現在首都已經多了很多家個體戶,不知道上一世怎樣,但是這一世,可能是許恆洲他們帶了個頭,帝都的個體戶數量增長很快
有做祖傳手藝的,開出來就是老字號,招牌一掛上,客似雲來。但更多的是學著許恆洲開小吃店和服裝店,小吃店還好,反正這麼大的帝都市場向辰他們也吃不下,黃阿姨和葛叔的手藝放在那裡,別人開再多店也影響不到他們。
但是服裝店就不一樣了,他們聯絡了代加工廠,工廠出來的成衣可比手工做的快,那麼大一批衣服,要是光放在一家店賣,不知道要賣多久。
而且馬上換季了,該賣輕薄的春裝,這批衣服如果賣不完,就得壓倉庫裡。雖說明年還能拿出來再賣,但許恆洲想要的是活錢,這些衣服壓著賣不出去,就算值錢,在許恆洲看來也是虧著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現在首都除了他們,還開了三家服裝店。除了一家類似於老裁縫鋪那種,繼續做定做的衣服,剩下兩家都是跟陽光服飾店一樣賣成衣,更過分的是,他們仿的還是陽光服飾店裡衣服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