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陪練實際上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不僅要穿著厚重的護具,還要配合拳擊手的動作,實際上單方面的消耗一點都不比真正的選手差到哪去,其餘四個陪練一聽這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傻小子願意主動幫他們分擔陪練任務,自然不會有更多的意見。
中間休息一分鐘,兩人又喝了兩口水,訓練再次開始。
這次鄒重喜換上了一組六拳的組合拳,左刺拳三次,接後手直拳,接左手直拳,接後手擺拳。
鄒重喜依然是以較慢的速率開場,一秒鐘打出一套組合拳的速度,讓全峰先熟悉一下這套組合拳的套路。
每一套拳中間有大概半秒的停頓,這一是為了運動員可以調整呼吸,二同時在培養運動員在擂臺上的節奏感。
全峰做為對方的陪練,對對方的拳路、拳頭的狀態,呼吸的把控能力感受是最直觀的,也是他作為陪練的一種福利,可以面對面的觀察,用身體去感受頂尖拳手的格鬥感覺。
這是他在省隊難求一遇的學習機會。
他像一塊海綿,如飢似渴地吸收著鄒重喜給他帶來的新的感悟。
他沉浸在這種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美妙感覺當中,似乎準確地接住對方的拳頭一次,他也會相應地提高一點似的。
在這次訓練進行到一半兒的時候,全峰慢慢地找到了感覺,配合起對方的拳路更加遊刃有餘起來。
他的大腦開始有餘力在保障接住對方每一次拳頭的同時進行更多的思考,他開始琢磨著這拳打過來,如果是在實戰的擂臺上,他應該怎麼躲,有幾種閃躲的方法,用那種方法躲可以配合下一次的反擊,用哪種方法則可以迅速擺脫對方追擊的步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慢慢地,他竟想入了迷。
只見眼前又揮來一記直拳,他已經觀察了許久,鄒重喜三次刺拳之後接後手直拳中間的那個空當,總是會有一個比轉換替他拳法時更長的停頓。
這個停頓也許僅僅是比別的停頓長了0.3秒而已,可這就是他的弱點,也是對手反擊的機會。
鄒重喜似乎自己都沒意識到這個不該有的停頓存在在這套組合拳當中。
全峰幾乎是下意識地做出動作,這次他沒有舉起拳靶去迎接對方的拳頭,而是做出了一個讓在場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目瞪口呆的動作。
他在那一瞬間,原地後仰,鄒重喜的拳頭從他的面部上方擦過,對方的眼神當中帶著驚異。
全峰的步伐一氣呵成,立刻變守為攻,從鄒重喜的正面位轉到了側身位,同時他的左手拳靶揮出,輕輕地拍在了鄒重新的肋間。
為何是輕輕一拍。
因為他在出拳的時候才注意到自己手上帶的是拳靶而不是進攻用的拳套,這告訴他現在是在陪練,而不是實戰演習。
不管對方的拳路有多大的破綻,在對方沒有意識到會被反擊的情況下出拳,這本來就不該是陪練做的事情。
於是他拳頭揮出一半兒的時候就開始卸力,但拳靶和手臂的慣性還是擊中了鄒重喜毫無防備的後肋骨上。
鄒重喜並未受到任何傷害,可是當他轉頭過來的時候,臉上卻換上了不可思議的神情,盯上了全峰的眼睛。
喜歡拳力爭鋒請大家收藏:()拳力爭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