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孝益......”為首的先生嘴裡唸叨著這個名字。
按理來說,崔孝益在書院裡的作為,從書院這邊來講,的確是應該給他一個處置,可是看崔孝益現在這個樣子,再給他處置的話,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畢竟,被崔知溫當街打斷了雙腿,顏面盡失......
“我倒是覺得,書院,一定要處置崔孝益。”另外一位先生說道:“這事兒本就是崔孝益在當中播弄是非,受世家之託,推波助瀾,若不處置,以後有樣學樣,書院成了什麼地方了?既然世家已經如此針對書院了,那書院這邊,又何必客氣?”
“但是如此的話,崔孝益這孩子,怕是要毀了啊。”坐在一邊兒,一位年紀較大的先生說道。
“崔孝益是世家的犧牲品,他的作為,是為了世家,若是崔孝益不處置,那毀的就是書院,毀的就是那些被他蠱惑的學生,趙先生,書院雖然是傳道受業的地方,但是沒點兒首段,或者是太過君子,以書院現在的地位,就算是想要生存下去,都難啊,所以,非常之時,應當行非常之事。”
書院內部,要乾淨,對學生,要乾淨,但是對外,乾淨,君子,那就是取死之道。
不管什麼東西,人也好,事也罷,乾淨了,就不長久。
一時之間,整個書院裡,都沉默了下來。
“崔孝益,書院必須給處分,而且,要給最嚴重的處分,此事就這般定了,諸位先生,若是此事有什麼後果的話,所有後果,本人一律自行承擔,我可以出事,但是書院不能,學生不能。”
為了書院,這個鍋,他得背在身上,哪怕真的出事兒,他自裁謝罪,也不能連累了書院,連累了學生。
這樣激烈的行事首段,不給自己留後路,也狠狠的打世家的臉,就是為了防止書院以後在出現這樣的事兒。
書院的學生進書院,背景來歷,參差不齊,平民出身者有,世家出身者,也有,以後若是世家有點兒什麼事兒,想要利用書院攪弄風雲,那書院成了什麼地方了?那還是能讓學生安心讀書的地方嗎?
不得不說,陛下的這個法子,有利也有弊,能讓學生在書院裡安心讀書,這倒是真的。
至於崔家,自己玩手段,還怕書院打臉?
“要不,咱們還是從長計議吧。”趙先生說道。
“不可,此事就按照李大人說的來吧。”
最終,書院還是決定,將崔孝益給推出來。
懲處崔孝益,這件事情,在旁人眼中,便是一目瞭然了。
書院是無辜的,學生也是被人鼓動,這背後操縱一切的,是世家,書院有何錯?所以,就算是陛下下旨不準天下學子議政,這也是世家造成的。
如此一來,文學院就不用再這件事情當中,處在個風口浪尖上了。
“將那些學生都叫到禮堂來吧,這事兒,他們也該知道。”李大人說道。
李承乾的這道聖旨一旦昭告天下,那這件事的源頭,就是文學院,是文學院的學生,造成了天下學子不能議政,可想而知,他們要揹負多大的輿論和壓力。
但若是處置了崔孝益,天下人都知道,這是世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得不說,朝廷派到書院的這位李大人,還是有些手段的,而且行事幹淨利落,他在書院,跟書院的這些先生,有互補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