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啊。”李承乾緩緩說道:“那......那幫學生是因為什麼事兒來宮門口聚集,想要見朕,崔愛卿可知道?”
“回陛下,此事,臣著實不知,因為臣趕著將奏摺送進宮中,因此,即便是是看到那個不肖子,也並沒有下馬車去詢問,當時臣想著,等臣出宮之後,再去好好詢問那個不肖子,到底為何要聚集學子,在宮門口鬧騰。”
“連崔愛卿都不知道啊,那告訴崔愛卿也無妨,書院的學生,是因為晉陽公主的駙馬玄世璟被關在大理寺一事來見朕的,他們聚集在皇宮門口,想要見朕,想要朕釋放玄世璟。”李承乾說道:“崔了,朕問問崔愛卿,崔愛卿覺得,玄世璟這個人,朕要放了他嗎?”
“陛下將玄公請到長安城來,必然是有陛下的打算,臣不敢妄言,更不敢揣摩聖意。”
李承乾點了點頭。
“這樣吧,既然你都這樣說了,你回去的時候,將你家的那個後輩,領走吧。”李承乾說道:“回去好好告誡他一番,往後,朕也不希望出這樣的事情。”
“是,臣多謝陛下。”崔知溫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對著李承乾磕了個頭,隨後,退出了宣政殿。
這樣一來,崔知溫直接就將崔孝益給摘了出去。
就在崔知溫在宮中跟李承乾稟報事情的時候,權善才也吩咐了下去,他讓副將將這個訊息帶到了長安城外的一處軍營之中。
學子要闖宮,那還了得?他們駐守在長安城外,就是為了拱衛皇宮的,哪兒能讓學生們這般鬧事。
如此小事,用不著副將出動,軍中的一校尉,點齊了一百人馬,直接就朝著皇宮門口去了。
見到那些學生之後,校尉帶著人直接將人給圍了起來。
“你們是哪個書院的?”校尉問道。
“我們是東山縣文學院的學生,想要見陛下。”
“笑話,陛下也是你們相見就能見的?你們聚眾滋事,意圖闖宮,跟我們走一趟吧,真是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後生,沒見過衙門長什麼樣子嗎?”校尉說道:“帶走!”
雖說是軍隊裡出動的人手,但是將這些學生抓起來的話,並不能帶回到軍中去,只能帶到長安城的府衙之中,關進長安城府衙了牢房裡,再等待上頭的意思,他們也不能隨意處置這些學生。
但是帶著這些學生在長安城招搖過市,那就簡單了。
目的不是為了對這些學生如何如何,目的就是為了將事情鬧大,讓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知道,文學院的學生因為聚眾滋事,意圖闖宮被逮捕了起來,被送進了官府,關進了牢房之中。
這不是好事,對於文學院來說,那就是一塊灰蹭在了白牆上。
難看的很。
是個汙點。
雖然文學院在大唐已經是如日中天的一處書院了,但是奈何一些人就是看不慣書院,尤其是大唐一些有底蘊的世家大族們。
世家大族們生存的根本是什麼?他們的底蘊,以他們的底蘊,就能夠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進入到朝堂之中,做官,或者是有能耐的在家族之中經商,維持著整個大家族,一代復一代。
但是文學院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律,文學院聚集了他們所有的底蘊,文學院的藏書,比這些家族之中更多,更豐富,而且,只要能夠考進去,不管你是什麼身份,都能學到東西,一旦進入了文學院,那那些學生們所能學到的東西,必然是比世家大族自己培養自己的後生所教導的東西要多得多。
這是書院所擁有的優勢,而且,書院彙集了天下名師,這也是世家大族所不具備的。
簡單的說,從書院學習出身的平民百姓,搶了世家大族一大半的飯碗。
他們怎麼可能高興的起來。
所以一旦有機會,有辦法,他們就要對書院動手。
別的書院不足為懼,甚至是國子監,也不足為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