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了。
皇子之間,因為儲君的位子而爭鬥,這在皇家可不是什麼新鮮事,當初李承乾做太子的時候,位置是穩的,但是畢竟李承乾可是經歷過秦王府的日子的人。
並且,他也是知道玄武門事件的人。
不就是因為太子的位子,皇帝的位子,自己的父皇兵發玄武門,殺了自己的大伯和叔叔嗎?
因為這個,就算是自己的父皇登基做了皇帝之後,自己的那些個皇叔們,依舊不安分,想方設法的要把父皇從那個位子上攆下去,自己做皇帝。
他們覺得自己的父皇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
或許當初李承乾在做太子的時候,也有人對他太子的位子虎視眈眈,只是李承乾沒有放在心裡而已。
李承乾是嫡長子,李二陛下登基之後,就下旨冊封李承乾位太子,他的太子之位,名正言順,而且,李承乾德能配位,滿朝文武對這個太子無一不滿意。
就算那時候于志寧經常挑刺,但于志寧也是要為了保持李承乾完美儲君的形象,所以才會對李承乾嚴格要求。
那時候,有能力做太子的,當然不止李承乾一個人,吳王李恪,魏王李泰。
可是這兩個人跟李承乾的關係都很好,也一直在支援李承乾,因此,李承乾的位子是不可動搖的。
想要動搖李承乾位子的,並不是沒有,只是他不想做太子,而是一步到位,想要做皇帝,想要學習自己的父皇。
但是他沒有那個運氣,也沒有那個實力,所以他失敗了。
那個人就是李治,當初為了武才人而鋌而走險。
雖然這一切都已經是陳年舊事了,但是關於儲君的爭奪,歷朝歷代,都是少不了的。
現在,李承乾也懷疑,刺殺李厥這事兒,是李象做出來的。
畢竟,若是李厥死了,李象就少了最大的競爭對手了。
但是轉過來一向,若是李厥一旦出事兒,朝中人便都知道,受益著,必然是李象,若是有人利用此栽贓李象,想要坐收漁翁之利,這怎麼說?
李承乾嘆息一聲。
這會兒,臨安也從外頭回來了。
“臨安。”李承乾喚了一聲。
“奴婢在。”臨安趕緊躬著身子上前應聲。
“讓百騎司的人,看住越王,不管他在長安,還是在封地。”李承乾說道:“另外,讓大理寺去查這件刺殺案。”
“是。”臨安應聲道。
隨後,宮中發出了一道旨意,讓鄂王李厥,火速回宮。
蘇皇后和鄂王妃也知道了李厥被刺殺的訊息,好一陣擔驚受怕,直到臨安身邊兒的太監來傳訊息說李厥無事,兩人這才放心下來。
李厥可是剛剛大婚,萬一真出點兒什麼事兒,蘇皇后可怎麼活?另外,雖然跟王家沒關係,但是王憍梵剛剛過門,夫君就被刺殺,萬一出了事兒,那王憍梵豈不是要背上一個剋夫的名頭?王守禮,或者連帶著他家都得遭殃。
因為這一場刺殺案,幾乎要亂成一鍋粥了,尤其是萬年縣。
事情是上午發生的,到了下午的時候,萬年縣便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