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瞥了一眼默不作聲的李建成,接著道:“那賊寇畢竟只是賊寇,怕是沒有膽量敢進長安搗亂吧。”
“陛下所說的賊寇,如果真是所謂的江洋大盜,那自然是不足為慮。”裴寂不慌不忙的講道:“但放眼天下,敢於在光天化日之下進攻官軍的江湖人,恐怕數不出來幾個啊。”
李淵點點頭:“這個朕當然知道。如此大案,背後的確有可能會牽扯外敵勢力或朝中大員,但是案子尚未徹查清楚,下結論也為時過早。不管怎麼說,朕都不相信,這仗還能打進城裡來?”
李元吉眉頭一挑,說道:“父皇英明。長安乃帝都所在,禁軍十二衛及巡防兵馬皆是我大唐精銳,對您又絕對忠誠,再加上整個城池完備的防禦體系,斷不至於出什麼差錯。不過裴大人的擔心倒是提醒了兒臣,此事肯定不是尋常的江湖人士所為,要麼是北方某支胡族勢力,要麼是朝中有資格調動兵馬的重臣。所以兒臣建議,由太子負責出面調查,找出幕後的真兇!”
李建成聞聽此言,也拱拱手:“父皇,兒臣願徹查此案,將功補過。”
李淵未置可否的想了想,忽然轉頭望向趙亮:“愛卿,你昨晚也參與了此事,有沒有什麼見解啊?”
趙亮施展窺心大法,早已探知清楚李淵的心思:他和其他人一樣,首先想到的就是兩路可疑人士,一個是既有動機又有能力的突厥人,另一個則是與太子已成水火之勢的天策府。
若是前者倒還好說,兩邊都不知道打過多少仗了,瓊臺鳳冠無非就是多記一筆賬而已。
但是如果此案涉及李世民,那麼他這個為君為父的,就等於進退兩難了。
正因為有這個顧慮,所以李淵沒有輕易決定讓李建成親自負責此案,怕的就是太子利用這個機會,無論真假也要把罪名扣在秦王頭上,直接把局面搞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趙亮把握住皇帝這個顧慮,連忙答道:“啟奏陛下,微臣不建議由太子殿下親自查問此案。”
此言一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再加上大臣裴寂,都不禁微微一愣。尤其是齊王,臉色當場就是一沉。
相比之下,李淵倒是頗感受用,笑道:“哦?問事郎何出此言呢?”
趙亮從容不迫的答道:“陛下,微臣這麼說,主要有三個理由。其一,儘管正如齊王所言,誰都沒能料到距離長安不到百里的地方會發生這種事情,故而也算事出有因。但太子殿下畢竟在寶物上有失職之嫌,若是由他出面查案,恐遭朝野議論,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李淵微微頷首:“嗯,這話有些道理。嚴格來說,太子也應是被查的人之一,如此方能在事後釐清責任。還有呢?另外兩個理由又是什麼?”
“其二,就是情報洩露的問題,”趙亮道:“迎接瓊臺鳳冠的事情,本屬機密,所以太子才會命長林軍校尉張進芳只率領五十兵馬秘密前往。盜匪既然能提前布好陷阱,必然事先掌握了確切的情報,而這條線索第一個指向的便是東宮。因此太子殿下來查,極易被內部可能存在的因素所誤導。”
李淵同意道:“常言說得好——燈下黑,東宮內部若是真有人洩露情報,自己查的效果未必管用。”
趙亮點了點頭:“微臣正是這個意思。至於其三嘛,則是因為新法練兵之事。昨日陛下聖裁,京畿道各州府受訓的府兵已然開始向長安集結,再加上校軍大試,可謂千頭萬緒,這個時候太子殿下實在不易過多分心了。”
“嗯,愛卿和朕想到一塊兒去了。”李淵微微一笑:“寶物失而復得,賊首也當場伏誅,同時還抓了幾個同夥,所以案件雖然駭人聽聞,但也並非無從查起。倘若分個輕重緩急,當然還是練兵更須多加在意才對。太子啊,依朕看,你還是把心思放在這件事上吧,切不可本末倒置,耽誤了大事。”
李建成聞言連忙拱手答應,沒敢再多說什麼。一旁的李元吉卻問道:“父皇,既然不讓皇兄負責此案,那究竟該由誰來辦呢?”
李淵沉吟了幾個彈指的功夫,忽然把目光投向了趙亮。
喜歡反穿越調查局請大家收藏:()反穿越調查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