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吉一見李淵望向趙亮,心中頓時暗叫不妙,他生怕這個要命的差事落到了問事郎的身上,於是當即便打算要開口勸阻。
沒想到,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裴寂先道:“陛下,臣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推薦。”
“哦?裴卿想的是誰?”李淵問道。
裴寂答道:“光祿大夫蕭瑀。”
李淵聞言哈哈大笑:“原來是瑀弟啊?嗯,不錯,我這個妹夫胸懷萬機,才智過人,最難得的是他為人剛直不阿,敢講真話,的確是查辦此案的合適人選!”
裴寂所推薦的這個蕭瑀,乃是後梁明帝之子,因為他姐姐是隋煬帝的寵妃,所以蕭瑀也是舊隋的國舅爺,正兒八經的皇親貴族。更重要的是,這位老兄的妻子,是文獻獨孤皇后的孃家侄女,大唐皇帝李淵則是文獻獨孤皇后的親外甥,因此李淵與蕭瑀之妻是姑舅表兄妹的關係,李世民等皇子見了蕭瑀,均稱其為“姑父”。
當年,李淵和蕭瑀同在隋朝做官,又有著姻親關係,所以二人的交情很好。後來李淵在太原起兵自立,進而攻克長安之後,還特意給蕭瑀送去書信,請他前來相助,而蕭瑀也因為一向看不慣姐夫隋煬帝驕奢淫逸的種種做法,故而欣然應允了李淵的邀請,帶著妻子家人投奔了大唐。
由於蕭瑀在隋朝頗有地位聲望,所以李淵對於他的到來,自然是感到非常高興,當即授蕭瑀為光祿大夫,封宋國公,可謂恩寵有加。
像這樣一個要資歷有資歷、要輩分有輩分的朝中大員,來查辦可能牽扯皇子在內的驚天案件,應該是最合適不過了。
於是李淵點了點頭,轉而對李建成說道:“你們這些小輩惹出的麻煩,讓你們的姑父去處置善後,應該沒意見吧?”
李建成趕忙拱手道:“兒臣全聽父皇聖裁。”
李元吉也道:“姑父德高望重、處事公允,兒臣也非常贊同裴大人的這個建議。”
趙亮心下疑惑,忍不住探查李元吉的心思,察覺對方的心中正如此想道:哼,蕭瑀就蕭瑀吧,總好過讓旁人插手。這老東西平時跟李世民走得很近,由他來查案,斷不會把罪責按在秦王頭上,那樣一來,我更容易在私底下挑動太子對此事的不滿,好叫他們兩邊狗咬狗!
聽到這個獨白,趙亮立刻恍然,同時也暗罵李元吉陰險。正兀自愣神的功夫,忽聽李淵又提到自己:“問事郎,井口鎮這樁案子,既關係到大唐與草原勢力的博弈,也涉及了朝中重臣的干係,所以只能秘密行事,不得對外張揚。你就代表朕去跟光祿大夫講清其中利害,並作為督辦,時時將查案的進展報告給朕吧。”
趙亮聞言連忙答應:“臣遵旨。”
李元吉見狀,輕輕一笑:“父皇,說起問事郎,兒臣還正有件事要稟奏呢。”
趙亮聽得心中一緊,暗叫不妙:他孃的,這個小混蛋要搞事情!
果不其然,李元吉當著李淵和另外兩人的面,將突厥武尊哥舒玄要與趙亮比武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講了出來。
李淵聽完原委,忍不住奇道:“居然還有這事?那個哥舒玄成名已久,朕當年留守太原之時,就早有耳聞。近幾年,又聽人說他在西域逞威,打遍三十六國無敵手,端的是傲睨江湖、獨步武林。”
裴寂點頭道:“陛下說的沒錯。老臣有一次跟少林高僧崇笠法師對弈,還曾專門談及此人。據崇笠當時親口所言,那哥舒玄的武功已入化境,放眼整個中原,幾乎找不出誰能與之一較高下。這對於咱們中土武林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潛在威脅。可是沒想到,問事郎居然……”
趙亮頭皮發緊,連忙解釋道:“陛下,裴大人,這裡面實在是有個天大的誤會,我……”
話還沒說完,李元吉便打斷道:“今天下午,兒臣和東宮的馮立趕到城外驛站時,問事郎正準備與哥舒玄交手切磋。因為正事要緊,所以他二人便只好作罷。當時,哥舒玄曾揚言想於做客長安的這段時間,再找機會挑戰,而問事郎也當著所有人的面,欣然應允,說自己願意隨時奉陪。”
趙亮差點忍不住衝過去,照李元吉的臉蛋轟上一拳。李淵卻高興道:“哎呀,趙愛卿不愧是道家修行的高人啊,果真是文武雙全!論醫術,力壓太醫院的一眾名醫;論政務,每每都能給朕提出絕妙的建議;論武功,竟然讓突厥第一高手如此重視!哈哈哈,天降奇才,朕心甚慰!”
趙亮一臉尷尬,苦笑道:“呵呵,陛下過獎,過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