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可以,後續我會在網路上發售,你們自己看就好了。”
掛掉電話,立花慎一心情很是奇妙。
今天一天的經歷,可謂是峰迴百轉。
立花慎一自己一開始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物被找到是必然的。
結果,一個小時明青漫研部的展位都沒有賣出去一本作品。
半個小時沒有賣出去他還可以接受,可一個小時都賣不出去,就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展會超過十次的人物了。
雖然,他也和第一批進場的人是一樣的,專門去挑選大展位,還有自己喜歡的作品先去,之後才會慢慢淘寶。
但是他淘寶不管別人的作品質量怎麼樣,至少都會認真的去看十分鐘。
很多的作品前期是很無聊的,有的是因為慢熱,有的是因為作者水平不夠,即使是慢熱也沒有抓到讀者們喜歡看的點,所以讓讓不少人都看不下去。
但是,前期不好看不代表後期就不好看。
有一點耐心的觀看,會發現新世界。
大部分好物不僅僅是埋葬在眾多作品之中,更是埋葬在作者前期的不純熟,不專業上。
可瑕不掩瑜,只要度過了前期的一個階段,就能真正的找到精華。
這種作品,遠遠比真正的爛作要多的多。<展會上,立花慎一覺得是如此。
所以,他認為《物語系列》絕對會大賣。
結果,完全是他以己度人了。
可能立花慎一的淘寶策略是正確的,但是誰也沒有規定大家都是一樣的。
在立花慎一眼中,只要後續好看能夠讓他沉浸其中就是好物,可對大部分人而言,一部作品,只要有一個不爽,有一個缺點,就會讓他們放棄。
《物語系列》有缺點嗎。
當然有!
仔細挑的話,還很多。
別的不說,就算是被眾多宅圈大佬認為是新奇的,符合志怪故事的,會讓作品表現力度更上一層的繪畫手法,都是某些人眼中的缺陷。
加上展位的位置,這些人看到這些東西,會更加的挑剔,別人眼中的優點,都是他們眼中的缺點,又如何能被人欣賞。
如不是第一個購買者在誤打誤撞下被立花慎一無視),因為賭氣而開啟了這個缺口,認真的去看了《第三方視角》,這才客觀的去觀看《物語系列》,今天《物語系列》可能真的賣不出去。
別說什麼討論話題了,就是知道的人都不會有幾個。
更不會有現在的動漫公司親自來給他打電話,想要買下動漫改編版權。
這不是危言聳聽,是事實就是如此。
要知道,如果前期沒有第一個購買者開啟缺口,後續即使開啟缺口,所能獲得的宣傳效果也會大幅度下降。
第一批入場的人是宅圈大佬,都是在二次元界混了十幾年的老人,他們的眼光雖然挑剔,但是宣傳效果非常強大。
被他們發現好物購買,然後宣傳,比起後面的人進入購買,進行自發宣傳,效果要好的多。
加上立花慎一作品的售賣形式會一下子掏空大部分人的預算,也只有第一批的那些宅圈大佬們,知道《物語系列》的價值,才會完全不在意一下子花光,不能去其他展位。
對於普通人來說,看一個系列作品,和看二十個不同型別的作品,明顯是後者更划算。
看一個系列作品,要是看到途中踩雷了,覺的不好看了,不想看了,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虧了。
而看二十部其他作品,即使中途踩雷,也只是放棄一部作品,不會放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