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數學家的大量湧入,討論的也非常專業,導致一些數學家本來還想在自己的實驗室,自己安靜的研究。
但看到了現在這個樣子,他們也都加入了進去。
不怪,都是數學家,分析問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解題角度也是非常刁鑽,具有針對性的。
比起自己一個人研究,和他們一起研究,明顯要更加快速。
自己只需要提出問題,提出解題思路,一大群的數學家就可能會為此而解答問題。
比起靠著自己手下的還不成熟的研究生,這些數學家們可就厲害多了。
當然,其他人提出問題,自己也可以去解答,這是互惠的。
這樣才是解題的正確方式。
而且,還有一個理由,讓這些數學家們讓這些數學家留在了這裡。
立花慎一。
沒錯,這個問題是立花慎一提出來的,而且,還解答了一部分,只不過因為上崗水平太低,看了一部分就撒潑打斷了。
不然,這種學術型的問題,值得廣大理論數學家研究的問題,可是非常難得的。
而數學家們也有著自己的私心,不是所有人都和及川教授一樣老頑固,覺得學術就絕對沾不得一點銅臭。
這個問題要是被獨立解決出來,傳到科學雜誌上,甚至可以獲得數學界最牛的獎,爾茲獎章。
嗯,雖然這個獎限定是年輕人,但實際上是四十歲。
不過,就是四十歲這個年齡都已經卡住了許多人。
數學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
但還有沃爾夫獎也是數學獎的最高榮譽,這個是不限年齡的,只要貢獻突出,都可能獲得成就。
這才是現場大部分數學家所追求的。
只不過,他們已經放棄了。
現在光明正大的在推特頁面上書寫自己的數學推導過程,大肆的和自己的同僚們聊天,就是因為如此。
再有一個理由的話,那就只是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推理過程。
這個問題既然都已經被挑了起來,而且出題者看似還已經知道了答案,自然就瞞不住了。
離開,那不就直接錯過了見證答案的最重要時刻?
見證推理過程的最重要時刻?
數學家們重視的不是單單的一個答案,如何解題才是他們重點研究的。
知道了研究方法,知道了思路,他們自己也能算出答案。
而現在,他們還不打算詢問。
才剛剛開始推導,怎麼能這麼快就去問答案。
怎麼也要自己推導一翻。
於是,推特的這種數學討論成為一個奇特的景象,這個景象,在網路歷史上幾乎都沒有出現過。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數學家得到訊息,甚至直接錯過自己手頭的工作,直接參與了進來,新聞報道也開始越加跟進。
國外的媒體,就算不是科學媒體的都加入了進來,這可是一個數學盛會,難得一見。
而初期的立花慎一和上崗那個事情,早就被人拋諸腦後。
現場的觀眾們,看著自己所知道的,不知道的的人不停的出現在這裡討論。
甚至擴散到其他行業,各路明星都加入進來,都驚呆了。
但這麼多人進來,也都只是默默無聞,他們被發現,只是因為置頂的點贊,讓他們的名字和頭像出現在了那裡。
那個位置,現在已經成了一種簽到作用。
但是隻是幹看著,不說話,可不是網民們能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