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是不能犯錯的。
若是犯錯,便不可稱為神明。
人類對神明的定義便是如此霸道而苛刻。他們將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美好詞彙都往神明身上堆砌。可其實只要一個詞就可以完成對神明的構造。
完美。
人類是不完美的生物,可人類又信奉完美。哪怕是初中畢業的寫手,都會將自己筆下的主角定義為大學文憑或是更多。他們筆下的主角總是文武雙全、過目不忘。這就是人們追求完美的證明。
但是,“完美”這個詞彙本身,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的。因為世間不存在完美的事物。它僅存在於人類的幻想中。
如此一來,不就成了人類在追逐幻想嗎?
這樣的真實實在過於殘酷無情。於是,意識到此的人類分為了兩派。
一派承認了自己的不完美,也認可世間不存在完美的人類。他們主張“盡力讓自己完美”,成功將自己從追逐幻影的遊戲中退出,活到了現實裡。
而另一派,則堅信著“完美”的存在,拼命去追逐它。他們將所能描繪的最華美的詞藻獻給完美、將所能想到的最震撼的史詩獻給完美,由此塑造出一個全知全能、匯聚世間一切理想的新物種——神。
神就該是完美無缺的。
因此,當臺階上的它認可自己復仇的願望時,李銘便發覺,它並非為神。
“你的願望是什麼?”
“我……想復仇。”
那句話……是謊言。
沒能意識到此為謊言的它,並非神明。
沒有心的文章是垃圾。
沒有心的它也只是個殘次品,是無能又平庸的凡人所創造出來的……幻想。
意識到的時候,希望也隨之而去。
意識到的時候,絕望便隨之而來。
李銘在那時便已知曉,自己的復仇絕對沒有終點,而他也絕對不會迎來幸福。
所以李銘最後選擇了自盡。可就是那微末的選擇都被強者玩弄於手心,就連死都不屬於他自己。
玩弄他的強者之一就坐在沙發上,他說,“我不管什麼謊不謊的。反正擺在你面前的路有兩個,一,毀滅世界。二,回到地下室去。”
“我做。”李銘突然說。
這種出爾反爾的態度令阿爾維斯產生疑惑。
他是不會理解的。阿爾維斯再怎麼像人,他都不是人。
在場的張帥與貪婪也一樣。
李銘又一次露出滿懷惡意的微笑,“我想看你們夢想破滅的樣子。”
拋棄一切追逐的幻影顯現於眼前,其背後隱藏的真實破開謊言的帷幕面向觀眾。那一瞬間所造成的絕望,請你們慢慢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