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字,真的是自己寫的嗎?
那些文字,真的是人寫的嗎?
它們就像計算機自動生成的文章,保持了語言通順、保證了符合初中生的文筆、也保證了段落結構。
然而……缺了最重要的一點。
心。
沒有心的文章,就是垃圾。
李銘之前也讀過一些文章、小說,有些甚至也讓他流過淚。他清楚地明白,情感——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真實存在,而且可以完美地儲存於文章內。
那麼,為什麼……為什麼他寫出來的文章就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垃圾呢?
是因為沒有心嗎?
那之後,李銘沒有及時交出新作文。語文老師又喊他談了一次話,告訴他別急,這幾天回去仔細觀察。
仔細觀察……
觀察記錄1放學回家後說一聲“我回來了”,他們會回答“好。馬上吃飯”。
觀察記錄2晚飯是一如既往的紅燒豆腐、青椒肉絲、胡蘿蔔飯、青菜湯。
觀察記錄3父母在談論今天打牌的情況。
觀察記錄4吃完飯後母親去洗碗、父親躺到了床上看電視。自己回房間寫作業。
觀察記錄5洗碗睡覺,父母臥室門關著,沒有開啟。
觀察記錄6早上起來吃早飯,早飯是一碗粥。可以作為題材。
觀察記錄7上學。
這就是李銘全部的觀察記錄,之後幾天,他同樣總結了觀察記錄。除了晚餐時聊天內容有異外,其餘甚至不用塗改。他最討厭的胡蘿蔔飯的味道都吃不出什麼區別。
還是說胡蘿蔔飯也可以作為愛的證據?是作為父母愛的證據?還是作為母親愛自己的證據?
李銘在草稿紙上寫了塗,塗了寫,把頭髮都撓掉了好幾根。最後他決定把所有素材都寫進去。
【我的父母很愛我……很多時候愛不一定是說多肉麻的語言,而是短短五字的回話……每天我放學回家,抬頭都能看到家裡的燈光……而當我推開門,說“我回來了”,他們都會迫不及待地回覆我……他們的眼睛或許還目視著砧板、電視,心卻已經被放在了房門上……】
李銘寫著寫著,自己都笑了出來。
寫的是什麼啊。
真是……
“糟糕透了。”
黑筆長時間停在紙上,留下黑乎乎的一團筆油。若是考卷,這定然是要扣書寫分了。
李銘將草稿紙團成一團,扔進垃圾桶。然後他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寫起了他新的觀察記錄。
與前幾頁幾乎沒什麼兩樣的觀察記錄。
喜歡與世隔絕的理想鄉請大家收藏:()與世隔絕的理想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