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捐宴會後,常夫人按照李小紅給的地契,一家傢俬下拜訪,只說劉家心善,可憐流民不易,替這些人家把地捐了。
原本這些人家送禮的時候就是探路『性』質,送的也不是什麼好地,李小紅看不出這裡面的貓膩,常夫人可是門清。
看看這寫的十二畝地,其實那片地區大部分是鹽鹼地,偶爾有一兩家確實是心有所圖,送的貴重,看著常夫人的笑靨如花,也說不出來要把禮物收回的話,只好硬著頭皮捐了。
這些人吃了啞巴虧,大部分人家看在知府的面子上,倒也一笑而過。
有些捨不得的,眼睛小的,就有刻薄話冒出來,“這個劉家,真是小家子氣,連一點禮物都不敢收,還生怕別人沾上他怎麼的,難道真當自己是皇親國戚了?多大的架子呀?”
李小紅聽到也當沒聽到,這世上,誰人不說人,誰人不被人說。
若想人不說你,要麼就位高權重的,讓別人說不起,不敢說。要麼你就窩囊廢到讓別人不屑一說,所以被人說也不是什麼壞事。
劉家雖然沒有遠行,但是李小紅很重視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每天吃完晚飯後都帶著孩子們,在莊子裡面,轉一轉,玩一玩。
老楊樹下,聽莊子裡的老人講講古,捉捉知了。讓自家孩子跟莊子上的孩子們玩到一起,讓他們體會到百姓生活的不易和困苦,在玩耍中體會人情世故。
這天李小紅剛出門,居然有人跪在道旁,莊子裡的人聚在一旁指指點點,到跟前一看,竟是幾年沒見的二徒弟。
二徒弟自從上次誣告李小紅,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把自己的哥哥關進了大牢,自己也倒賠錢出來,事後雖然想求得李小紅的原諒,李小紅卻對她的眼淚已經免疫了。
後來聽說二徒弟去嫁人了,李小紅再沒有關注過這個人的行蹤,沒想到在這種時候居然見到了她。
二徒弟身邊居然帶了個小兒。見李小紅過來,二徒弟痛哭流涕,不斷的向李小紅磕頭。她本就長得柔弱,身上又帶著孝,哭得傷心,莊裡的人都對她憐惜。
“師傅,當年都是我糊塗,求你再原諒我一次,幫幫我,我怎麼樣都無所謂,只要我家寶兒能有口飯吃。”
李小紅見那小兒才兩三歲,這是活潑靈動的時候,偏被餓得一點都沒有精神的靠在母親身邊,覺得甚是可憐。
可是二徒弟上次的背叛,傷她太深,實在不想再見這個人,於是讓莊頭給她們給點東西打發走。
夜間,劉大牛在給她洗腳時問她:“二徒弟來了,聽說也是遭了饑荒,而且丈夫沒了,公婆也沒了,就剩下她和一個小孩子,看著挺可憐的。”
“你怎麼知道?”
“莊上的人都傳遍了,我們不伸手幫一把,對我們的名聲可不好,”劉大牛意有所指的指了指堂屋,堂屋上還供奉著皇上親賜的聖旨嘉獎。
李小紅不由得覺得肚子裡面一股憋屈氣,難道受到嘉獎就得一輩子行善積德,甚至被人欺到頭上了,也不能還手。
這是道德綁架!
喜歡重生浣衣女請大家收藏:()重生浣衣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