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維持了簡單再生產的條件。
受田三十畝的狹鄉農民,中常年景只能得粟三十石,加上其它副業收入,除去租調,即使不以庸代役,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糧的生活了,所以唐太宗也不得不“憂其不給”。
少地和無地的農民被迫淪為地主的佃農,每年收穫物半歸地主,若耕種與均田農民同等數量的土地,生活水平較均田農民還要低。
《冊府元龜》記:貞觀四年,唐太宗曾“狩於鹿苑,見野人多檻縷。”正是當時一部分貧苦農民生活情況的寫照。
李小紅在從縣衙回來後,自己呆坐了半晌,與劉大牛、李媽媽和劉大媽都安排,家裡、學堂所有的土地全部用來種糧食。
她剛才去官府,縣令夫人給她看了邸報,裡面有近三年的災情疫情報道以下內容取自兩《唐書》和《冊府元龜》):
貞觀十年關東及淮海之地二十八州水;關內、河東疾疫。
貞觀十一年錐州水;黃河氾濫,壞陝州河北縣。
貞觀十二年吳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貞觀十三年建州鼠害;吳楚巴蜀之地二十八州飢,人相食。
目前正是貞觀十四年年初,去年年底席捲全國的饑荒,因為甘肅道地處偏遠,還未受到波及和影響。
縣令夫人提醒她,早點囤積些糧食,目前可是全國的糧食大漲價。
城裡的富戶都已經開始囤糧,糧店開始惜售,在縣令夫人提醒下,李小紅回來時拐到馬嬸的糧店去看了一下。
果然糧價在她沒有注意的時候,已經悄悄的漲了,原本十文錢可以買半袋米,可是現在十文錢只能買三分一袋米了。
兵役的餘波還沒有過去,糧食又開始漲價,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劉白氏在劉家莊裡坐不住,日日跑到李小紅家裡訴苦。
李小紅沒啥解決辦法,養豬場裡的小豬,要吃大量的糧食,糧食一漲價,養豬場就維持不下去了。
陳大姐已經處理掉了一半的小豬崽,還有一半沒捨得處理。
李小紅讓劉白氏去找李媽媽想辦法,現在兩個宅子的產出都在李媽媽手裡。
劉白氏自從上次被李媽媽狠狠扇了幾耳光之後,見到李媽媽腿肚子都發軟,可是為了養豬場能延續下去,她硬咬著牙,站在李媽媽面前。
李媽媽思量半天,跟她說:“去把小豬的全部處理掉吧,這種大災年景,人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大寶娘聽縣衙裡面的人說,內地受災的地區都開始賣兒賣女,互相易子而食了,你還想著餵豬。”
劉白氏聽了之後,心下更加慌張,跌跌撞撞跑回去給陳大姐說了,陳大姐狠下心來,把那些小豬崽全部處理掉了。
原來打算餵豬而囤的糧食,倒是存了下來。陳大姐想得明白,自己現在懷了孕,今年若是年景不好,便休息一年,先把孩子生下來,明年再從頭開始也是一樣的。
喜歡重生浣衣女請大家收藏:()重生浣衣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