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帳房學堂就完全建成了,全部的土木結構,望著沒有任何花哨的,整整齊齊的宿舍和教室,李小紅一眼便愛上了這地方,因為賬房學堂是依山而建,在那山的最高處是教師宿舍。
而山長的宿舍則在高處之中的最高點,雖然說是宿舍,比李小紅現在住的宅子還要誇張好幾倍。
現在的家裡人也多了,有個寬敞的地方接待學生也方便。
最後李小紅考慮再三,決定把王大媽留在自己的老宅子,照顧著自家的暖棚和牲口。
其他人跟著搬到賬房學堂去,這樣李小紅就不用一天要兩頭跑,而山長帶頭搬過來,一方面是讓依附而來的教師們更有家的歸屬感,另一方面這學堂畢竟是學校,李小紅覺得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對大寶小寶也是有好處的。
大徒弟和小徒弟也把全家搬了來,大徒弟家只有自己和一個寡母,小徒弟家倒是熱熱鬧鬧一大家人。
選了一個初春時節的好日子,帳房學堂在歡聲鑼鼓聲中開業了,經過官府前幾個月的大力宣傳,一些多年趕考無望的學子,以及認了幾個字,但是沒有希望再繼續學業的人,多來學習。
一時之間倒也收了三四十個學子,為了統一學生們的文化水平,李小紅從五車學堂請了一個夫子,專門給這些人教文化課。
大徒弟負責會計基礎知識的教育,小徒弟負責精算部分的教育,李小紅負責高階班,教這些人如何把所學的基礎知識融會貫通起來,如何將一個個數字和經濟執行分析結合起來?
如何讓這一個個的數字,真正提高經營服務水平。
李小紅的教學重點,向那些年齡大的人傾斜,因為這些人有家庭負擔,他們更迫切的需要有收入來改變自己窘迫的經濟狀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雖然他們頭腦可能沒有年輕人反應靈敏,但是李小紅更願意教導這些人,這些人更有從業的熱情,更能腳踏實地。
劉大牛在床上躺了兩個月,便躺不住了,經常拄著柺杖到處走,只要他腳不挨地,李小紅便不管他,隨便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大寶小寶自從上了學堂之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觀,不再日日想著玩耍,每天回到家之後抱著書本溫習。
李小紅驚訝於孩子的轉變,又憐惜這麼小的孩子,就沒有了玩耍的時間。
大寶解釋這並不是夫子要求的,而是兩人主動學習。小妞姐姐學得快,看到什麼都能當時記下,其他的丫鬟書童都在學堂外等候,只有自家的大妞姐姐和小妞姐姐,可以在學堂裡聽講。
大寶小寶與有榮焉之餘,又有深深的危機感,小妞姐姐學東西的速度實在太快,夫子已經開始單獨教她高深的東西了,自己兩人還在與三字經較勁。
李小紅不好說兩個姐姐是家學淵源,只好勸著,兩個孩子:“姐姐比你們大幾歲,本來就比你們學的時間長,等到大寶小寶也長到這麼大的時候,也能和姐姐一樣,學的那麼好,那麼快。”
兩個孩子只是不聽,看著四個孩子扎著四個小腦袋,齊齊埋在書本里,李小紅欣慰之餘,不禁有些心疼,這兩個女孩子在自己家裡,必然也是聰明慧穎,深受大人喜愛的。
喜歡重生浣衣女請大家收藏:()重生浣衣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