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帳房學堂雖然不是一個大學堂,只是一個技工學校,可是因為收了幾十個學生,事事都要考慮,事事都要準備。
李小紅便日日與這些瑣碎的事情奮戰,要考慮開食堂解決吃飯問題,還有些人家境好一些,需要洗衣房,各種宿舍設施的維修,甚至連茅廁的打掃都來找她,一時之間頭大無比。
劉大媽時刻不停的跟在李小紅身邊,處處提點該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李小紅疲憊之餘,乾脆任命劉大媽為後勤部長,主管所有的後勤事務,自己只負責教學就好了,這才是自己的專長,單單把洗衣房留給李媽媽。
這幾天又有兩個學生到校長室反映公田分配問題,公田的設定原本為了幫助貧困學生。
那年長的學生認為,自家雖然沒有別人家庭貧困,但是願意去勞作,而分了公田的幾位學生,雖然家裡比較貧困,可是從來沒有下地幹過活,這不公平,也是對公田的浪費。
李小紅覺得,這位學子說得確實有道理的。
把田地分給從未種過地的人,那是一種浪費,立時要求劉大媽去改革制度。
第二天,劉大媽把新的制度拿出來給李小紅過目,這次的方案是不把田地分給學子們,由學校派專人統一規劃管理。
願意去勞作的學生,自己登記報名。按每個人的工作量來衝抵學費和生活費。
帳房學堂慢慢走上了正軌,建章立制的工作,逐步開展。
李小紅髮現,劉大媽對於學院的運作非常熟悉,事事都能想到自己這個山長的前面,而且各項事情的處理很有經驗,想必是在類似的地方生活過。
李小紅沒有深究,自己買下的這四個人,每個人身上都有著重重謎團,她只想保持目前簡單和順的生活。
二姐要生了,李小紅聽到捎來訊息的時候,吃了一驚,劉大牛從床上跳了下來,非去看二姐。
李小紅拗不過他,讓傻姑扶著他,一家人坐了牛車,前去探望二姐。
喬家已經換了新的宅子,比以前大了許多,寬寬敞敞,只見喬嬸站在院中,臉『色』凝重,滿眼蒼惶。
喬家大媳『婦』跪在旁邊,哭的泣不成聲。
喬家的三個男子,或坐或蹲或站在院中,每個人臉上都沒有興奮和喜悅,有的只是擔心和驚慌。
李小紅看到這種情形,心裡也有點慌張,扯著喬嬸問:“怎樣了?不是還有半個月才到預產期嗎?”
喬家大媳『婦』,跪著膝行過來,抱著李小紅的腿,哭道:“劉家嫂子,我真不是有心的,你們且原諒我一回。”
李小紅一聽大怒,扯開喬家大媳『婦』的手,徑自去幫著小花燒開水。
天下生不出孩子的人多了,難道都眼紅別人的孩子,不讓別人生孩子,這樣的心理真是要不得,這人也讓人覺得可怕。
燒好了熱水,李小紅便進去產房幫忙。
二姐躺在床上,滿頭大汗的呻『吟』著,接生婆在旁邊忙活著燙手。
她過去拍拍二姐的肩膀說:“放放鬆,還要很久呢,要生好幾個時辰,你現在這麼緊張可怎麼能行?”
二姐見李小紅來了,心裡一股暖流,終於有親人來看自己了,她緊緊抓住李小紅的手:“嫂子,我還沒到時間,我摔了一跤,要是有個差池,可怎麼辦啊,我這可是第一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