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候小嬸到來的時間裡,李小紅不由得想起,80年代初期,中國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被財富矇蔽了雙眼的人們,笑貧不笑娼甚囂塵上。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人們才回歸到正確的價值導向上。
『亂』花漸欲『迷』人眼,指的就是小桃這種情況,她被眼前突如其來的財富『迷』花了雙眼,不知道該怎樣做才是對自己正確的。
她走上了一條最容易掙錢,但又最容易被人詬病的道路。李小紅內心有些自責,還是自己沒有把她盯緊。
正午時分,劉大牛先進了家門,李小紅一見他回來,心裡一鬆,彷彿有了主心骨,有了靠山。
劉大牛注意到她的表情。李小紅快快的把他拽到屋裡,把事情緊急而又簡短的給他說了一下,小嬸可能也快到了,到時候要怎麼跟小嬸說呢?
劉大牛安慰的拍拍她說:“不用太擔心,這件事情上你什麼都沒做。要怪也怪不到你頭上。”
李小紅搖搖頭:“你不瞭解做母親的,自己的孩子永遠都是好的,就算犯了錯也是別人的錯。”
劉大牛突然問:“你今天是不是還沒去開店呀?”
“這不等你們回來”
“小桃拿了人家那麼多東西,都只是代銷,沒有付錢,你突然把店門關了,別人會怎麼想?”
李小紅愣住了,只顧著害怕小嬸過來,倒是把這茬完全給忘了。
“你先去開店吧,別讓人家以為我們在逃帳,小嬸來了由我應付。”
劉大牛揮揮胳膊,做了一個大力士的手勢,意思自己很可靠。
李小紅把門板一串串卸下,有熟悉的人跟她打招呼:“老闆娘開店呀”
李小紅微笑地說:“是呀,小桃不舒服,早上在照顧她呢,這會才開店。”
一個長得很精神的小夥子進來了問她:“大嫂,小桃可在?”
李小紅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從頭到腳地觀察這個小夥子,她認得這個小夥子是西街頭上一家賣瓷器陶罐家的大兒子,那家是西街上少有的做精品的店鋪,那家人生意很好,人緣也不錯。
李小紅看了看自家店裡擺著的精美瓷器,打起精神,讓溫暖的笑容充滿了面龐,溫和的說:“小桃她娘來啦,打算給小桃說個親事,所以她和家人都在家呢,這兩天她不能來開店了,我來看店,你有什麼事嗎?”
那看上去很聰明的小夥子,吃驚地看著李小紅:“噢,噢,那大嫂我先回去了。”
李小紅看著小夥子的背影,輕輕嘆了口氣,若是這個小夥子真是對小桃是真心實意,他回去就應該要求父母來提親,若不是,只怕以後都見不著他了。
被李小紅猜著了,甚至在小桃結婚後許久,李小紅再沒有見過這個小夥。
有時候李小紅想,女孩子再聰明也聰明不過男孩子,很多男孩子是經歷過風雨,經歷過滄桑的。
他們知道跟什麼樣的人可以玩,娶媳『婦』該娶個什麼樣的人。
一會兒功夫又來了兩個小夥子,都是相同年紀大小,都是在西街上有鋪子人家的孩子。
李小紅用同樣的理由打發了他們,只看能不能有一個實心孩子,願意上門提親,把小桃接回去,那就是小桃的大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