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收了荊軻的好處,順手便囑咐荊軻準備一些東西,將他引薦給秦王寵臣蒙嘉,荊軻早有準備,再從身上奇奇怪怪的角落裡掏出價值連城的一塊青碧赤鳳玉後,蒙嘉欣然同意帶他去面見秦王。
他不擔心荊軻是刺客,因為在此至今他命令侍衛仔細搜尋過荊軻的全身,除了那柄名為殘虹的寶劍,就只有一張地圖,連珠寶值錢物什都沒有,所以蒙嘉認為荊軻沒有作案工具。
至於殘虹,那是要獻給嬴政的寶物,屆時肯定不會讓荊軻帶上身上。
蒙嘉自以為能夠猜測到荊軻的那點兒小心思,帶著地圖過來求和不成,發現自家的秦王霸氣四射,然後轉而決定用寶劍在秦王那裡求個一官半職,日後過得舒坦些。
他收了人家的禮,自然得幫人家辦事,蒙嘉第二天暗中帶著荊軻去面見了嬴政。
就在嬴政的御書房裡面。
荊軻心中暗喜,此處僅有嬴政和蓋聶二人,而蓋聶離嬴政恰好有五步之距。
他的劍術不如蓋聶,輕功不如蓋聶,內力不如蓋聶。
但在五步之內,他的劍比蓋聶更快。
蓋聶看見左腳邁進門的荊軻,眉頭微皺。
他與荊軻是朋友,知道荊軻有一門決計喚作五步絕殺,快如閃電,勢若奔雷,難以阻擋。
他清楚地記得,當初荊軻與他演示這套成名絕技時候,正是先邁的左腳
“大王,燕太子丹麾下門客荊軻前來獻劍。”
蒙嘉看著正在處理公務沒有抬頭的嬴政,手中的長劍平穩雙持,跪在地上伏身垂首,放於頭頂。
嬴政瞟了他一眼,淡淡道:“先拿下去。”
蒙嘉低聲道:“諾。”
然後屈膝緩緩退出了御書房,轉身離開,去為此劍打整,稍候好恭迎秦王試劍。
嬴政看著同樣跪伏在地的荊軻,許久沒有開口,荊軻心中焦急,卻也只能暗自穩住,不敢煽動。
計劃的每一步都至關重要,不能出漏子,稍有差池,全盤皆輸。
反正已經等了這麼多天,不差這一小會兒。
“朕從前有一位朋友,他告訴我不要在開戰時候接受任何形式的議和,不要讓任何所謂的他國來使接近自己,因為世上的不怕死的人很多,想殺朕的人更多。”
嬴政沒有讓他起身,一邊查閱軍情,一邊緩緩說著。
這些軍情對他而言更像是消遣的故事,自打從他讓將軍出兵的那一刻,燕國就註定會滅亡,根本無人可以阻止。
而他隨口說的這番話,卻讓荊軻的汗毛都炸起,頭皮一陣酥麻。
所謂做賊心虛,本來嬴政並沒有針對誰,但他的潛意識已經讓他對號入座,認為嬴政已經看出來了。
嬴政放下手中竹簡,注視荊軻許久,忽而說道:“先前有人告訴你了,我不會議和,你還要來見我,借獻劍一事討要官職。”
“可朕覺得,朕的那位朋友說的有道理,朕覺得你是刺客。”
荊軻心頭一凜,朗聲道:“賤民絕無此意,請大王明鑑!”
這種時候的荊軻仍舊抱有殺死嬴政的想法,但時機未到,他現在的距離離秦王還不夠近,手中的匕首也會比蓋聶的長劍短上許多,每一處可能導致失敗的元素他都要計算上。
嬴政嗤笑一聲。
“你是傻子,就以為全天下人都是傻子?”
言罷,嬴政雙手放於膝上,對著荊軻饒有興趣地說道:“這樣吧,你先起身。朕今日給你一個機會,如果今日你能說服朕,朕就撤兵,十年之內不犯燕國邊境;如果不能,你自刎於御書房對面的黃果樹下,朕替你收屍,可好?”
荊軻一聽,沉默許久,在心底不斷地衡量這樣做法的可能性。
“嬴政的戒心十分嚴重,又有蓋聶在身邊保護,自己幾乎沒有得手的機會,倒不如與他論道論道。”
其實他沒有選擇,只是不甘心,如果強行發動刺殺,他一定會先一步死在蓋聶的手中。
“既然陛下開口,在下便先問了。”
“為何陛下要北上伐燕?”
嬴政對曰:“統一天下。”
“何為統一天下?”
嬴政再對曰:“只有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