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話幾個實習生還沒啥反應。
畢竟,憑他們的學歷找個好工作不難,賺的也未必比這邊少多少,而且更穩定。
可陳霄後面的話就讓他們徹底不淡定了。
“一個月一千五啊,這豈不是等於說,幹一個月就等於別人幹半年?算上基本工資都快比得上別人一年了,天下真的會有這種好事!”
他們這麼驚訝其實也有情有可原的。
這個時代國有企業還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根本就沒有績效工資,績效考核之類的說法。
所謂幹得多賺得多,少說是七八年之後才會出現的新名詞。
“老闆,你說的都是真的,我們過了實習期之後,真的一個月能賺到一千多?”
陳霄沒有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帶著他們幾個進了店中,隨便拍了拍一臺品相不錯的舊電視然後才說道。
“看到這些電視了嗎,最便宜的修好之後也能賣三百塊,這裡目前有一百多臺,就算只有一半能修好,那也是一萬多塊了。
現在你們還懷疑我說的話嗎!”
幾個剛走上社會的毛頭小子,哪裡見識過這種場面,一進來就被滿屋子的舊電視給震驚住了。
“這麼多電視啊,我家到現在連黑白的還沒有一臺呢。”有個實習生激動的說道。
“老闆,如果我不要工資,月底能讓我搬一臺電視回家嗎!”
陳霄無所謂的攤攤手:“當然可以,不過折價是一定的,按照你們的工資多退少補!”
提出這點的那個實習生,估計家裡條件也不怎麼樣,竟然不想要錢,而是要電視,這倒是讓陳霄很意外。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
工資和一臺電視的價格差不多,但區區幾張鈔票,哪有一臺電視來的震撼大。
要是他們家的鄰居知道,他才上了一個月的班就賺回來一臺電視,指不定會多羨慕呢。
這個傢伙的話,引起了其他幾個人的認同,紛紛表示第一個月的工資不要錢,要電視。
能說出這話,這就表示他們同意留下來了,得到這個結果,陳霄總算是鬆了一大口氣。
“區區幾臺電視而已,倘若他們幾個一個月後真能獨當一面,這點代價又算得了什麼!”
入職的第二天,陳霄就開始手把手的教他們怎麼拆卸電視,教他們認識電路圖,教他們怎麼使用電烙鐵之類的工具。
本以為他們學起來會很吃力,可讓陳霄沒想到的是,這幾個才高中畢業的實習生竟然一點都不比當年的自己差。
才三兩天的時間,就已經有人能單獨修理小毛病的電視了。
這樣的成長速度,可是讓陳霄也大吃一驚。
要知道當年的陳霄也是學了半個多月才學會修理簡單的家用電器的。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九零年左右,大學錄取率大概在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二百萬考生只有四十來萬有資格上大學。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國,每年才有四十來萬的大學生是個什麼概念。
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那都是往輕鬆了說。
如果按照零八年以後的錄取人數和錄取率來比較,眼前這幾個高中生,少說也是一本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