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非必要,陳霄也是不願意樹立太多敵人的,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
黃經理四十來歲,能在國營單位混到一個經理級別,其實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平時也沒少鑽營。
這類人有奶便是娘,只要有錢賺,他就能把你當大爺哄著,惹上得罪不起的人,也能卑躬屈膝,和這種人合作是陳霄最喜歡的。
至少到時候出賣起來,他心裡不會有什麼負罪感。
和黃經理達成協議之後,陳霄的二手家電也算是有了一個正式的銷售渠道,不用完全依靠周奎和他那班兄弟走街串巷的吆喝了。
再加上王五等人被他一通嚇唬,消停了好一陣子,貨源也暫時得到了穩定的供應。
沒了敵人礙手礙腳的,陳霄終於能過上一段時間安穩的日子了。
周奎每隔兩三天來進一次貨,每次大概三百架左右,平均下來一天一百架,純收入七八千塊。
天線方面的事基本上都不需要陳霄出手了,大毛兩兄弟就能搞定。
兄弟倆每天只需要做一百來個天線,也沒有從前那麼緊迫了,甚至每天都能騰出半天的時間來幫陳霄的忙。
只不過他們倆連小學都沒畢業,想要搞懂電視的電路圖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
充其量也就能幫著陳霄打打下手,幫他遞個工具之類的體力活。
二毛倒是比大毛對這些玩意更感興趣一些,人也機靈不少,跟著陳霄看的多了,也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本來陳霄是不打算讓他們兄弟倆插手的,可隨著王五等人每天三四十臺的往這邊供貨,陳霄自己也屬實也有點忙不過來。
沒過幾天,除了被周奎和百貨大廈拉走的二手電視,五十來平的店面此時已經被廢舊電視徹底堆滿了,幾乎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這可累慘了陳霄,他一天到晚忙個不停,能修好十來臺就是極限了,眼看積攢的越來越多,陳霄是徹底沒脾氣了。
更正要的是,周奎那邊經過幾天的預熱,徹底開啟了鄉下市場,這種比百貨大廈便宜好幾百塊的二手電視,幾乎是一出現就得到了普通百姓的熱捧。
尤其是那些想要結婚的青年男女,原本就不奢望買一臺新電視的,可現在有了二手的讓她們重新燃起了希望。
周奎他們倒賣的二手電視,只要是一到地方,基本上都會被一搶而空。
每天五六臺根本就不夠他賣的,幾乎每次來進貨,他都催著陳霄趕緊多修點出來。
每修好一臺電視,最低的利潤都在三百以上,一天就是三四千塊的純收入,這讓陳霄實在捨不得慢慢來。
“看樣子要招幾個人才行,光靠咱們三個實在是忙不過來。”這天休息的時候陳霄彷彿自言自語的說道。
大毛一邊吃著姜婷給他們送來的午餐,一邊插話道。
“可是陳哥,咱這邊除了你,根本就沒人懂的怎麼修理電視,就算咱們招人估計也招不到啊!”
陳霄怎麼可能不知道這種情況呢。
目前電子廠大多分佈在南方沿海的地區,十分的集中,極少有專門的人才往他們這個地方跑。
這個時代能進入電子廠工作的基本上都是高材生,最少也是中專畢業的才有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