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都端起酒碗跟渾瑊幹了一碗,高崇文放下酒碗說道:“這不知道朝廷派人來驗收之後,這些刺配軍會被如何安排,是調往他處駐防,還是留在這次,又或是讓那些刑滿之人退役返鄉!”
範希朝搖頭道:“讓他們退役返鄉應該不可能,這三年來雖然吃穿都在這裡自給自足,但很多物資、特別是盔甲裝備和兵器等其他物資都是朝廷派人供給,花費甚巨啊,就這麼讓他們退役返鄉?這不是糟踐錢麼?攝政王不會幹這種沒頭沒腦的事情,我猜啊,這些人很可能要派上戰場去,至於被派往何處,那就不知道了!”
渾瑊和高崇文一聽,連忙道:“範賢弟,難道你有什麼內幕訊息?快說說看?”
範希朝搖頭道:“我哪有什麼內幕訊息,我也只是分析分析,而且有這種感覺,這事肯定不同尋常!”
······
長安,攝政王府。
趙子良正在批閱奏章,其中一份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份奏章是渾瑊、高崇文和範希朝三人聯名上奏的,奏章上說五萬五千人的囚徒經過三年的開荒屯田和軍事操練之後,現在已經結束了全部的訓練科目,希望朝廷儘快派人前往驗收訓練成果。
“時間到了嗎?”趙子良看完奏章忍不住低聲自語,“也是時候要離開了”。
良久,趙子良對旁邊伺候的李慕辰吩咐道:“李大人,傳孤旨意,讓高尚、李泌、鄭三、趙霆等人過來一趟!”
這幾人都是朝中宰相,不過李泌、鄭三、高尚的年紀都比較大了,按照規定,他們也都快要到退休致仕的年紀,新的宰相人選正在物色之中,趙霆在去年已經被任命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其他三人一樣都是宰相。
高尚、李泌、鄭三和趙霆等人很快趕了過來,一起拜見趙子良,“臣等拜見大王!”
趙子良抬抬手,示意他們免禮,說道:“今日叫你們過來,是有一事告訴你們,讓你們有一個心理準備。本王不久要離開長安返回西秦,大唐軍政事務就交給你們,本王決定讓趙霆監國,由你們幾人輔佐!”
高尚等人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沒想到時今天,他們互相看了一眼,高尚拱手道:“大王既然把臣等找來說出這個決定,想必早就考慮好了,臣等也知道勸阻大王是沒用的,臣等堅決支援咸陽王監國,不過按照規定,我們三人馬上到了致仕退休的年紀,在今年之內,我們都要退下來,不知大王是否已經考慮好新的宰輔人選?”
趙子良問道:“你們即便退下來也還是對朝政有影響力的,有你們在,朝局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變數。關於新的宰輔人選,不知三位卿家有什麼意見,可有推薦的人選?”
李泌想了想站出來拱手道:“臣舉薦蕭復!”
趙子良想了想點頭道:“不錯,蕭復雖然與皇室女婿,但畢竟是外姓人,為人正派、不畏權貴,有立場有擔當,也有才幹,是一個理想的宰相人選!”
“臣推薦劉從一!”高尚站出來拱手說道。
鄭三拱手道:“臣舉薦張延賞!”
“都是理想的宰相人選!”趙子良點點頭,看向趙霆問道:“你呢?你舉薦誰?”
趙霆拱手道:“父王,三位大人已經各自舉薦了一位宰輔,兒臣就不舉薦了吧?兒臣認為宰相的數量不宜太多,而且最好是單數!”
“有道理!”趙子良想了想同意了趙霆的說法。
三日後,趙子良下旨命咸陽王、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趙霆監國,由高尚、李泌和鄭三等三位宰相輔佐。
趙子良離開長安遙控政局已經不是一次兩次,這幾年來他經常前往大唐各地巡視,有時離開長安好幾個月,他也曾離開長安十多年,把政務交給高尚等人打理,天下百姓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現在他的兒子趙霆做了監國,百姓們都看得出來,攝政王是準備讓趙霆來掌權,這種說法早就在民間傳開了,朝野上下和全國各地官民人等也不覺得奇怪,都比較淡定。
在主持完最後一次朝會之後,趙子良於公元785年四月十六啟程返回西秦。
喜歡大唐將軍烈請大家收藏:()大唐將軍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