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平民百姓徹底相信,李承乾又說:“以上所說,僅針對土地擁有者和平民百姓!
特此宣告,不管皇族還是貴勳,以及大地主,全都要按這個規矩納稅。
商稅從曾經的百之二,提高為十繳其一,針對他國的關稅商稅不變!”
這句話一出,不管是貴族還是小商人,全都臉色一變,士農工商不是說笑的。
古代要把商人的地位降低,表面上說的是商人投機倒把,不視生產很低賤。
實際上就是因為利益,畢竟錢能通神。
但,從古至今的事實證明,商人造反是不可能的。
因此,這部分錢,李承乾一定要弄到手。
“凡是在互市之中買賣商品,商家都要繳納利益的十分之一,以作為稅賦!
與之相對,朝廷保證商家的安全,不受地痞流氓威脅,不受其他人所謂的孝敬費影響!
但凡敢威脅商家,官府必須介入,如有陽奉陰違,剝官奪爵!”
要收高的稅收,當然要給好處,也是為市場的穩定。
古人不笨,唐代的時候,都是把商人集中起來收稅。
你要賣東西,就必須要在規定的地方賣,比如說指定的市場上。
如此一來,你就逃不過被收稅,只不過原本是收百分之二。
而且收了就收了,什麼都不管的,只要不鬧大就好。
因此,聽到李承乾這麼說之後,真正的小商人一想,這對自己有好處啊!
以前朝廷雖然收得少,可給出去的孝敬可一點不少,留在手裡的著實不多,一不小心就會破產。
現在就不一樣了,只要給朝廷的,其他的都可以不用管。
大字不識一個的百姓,這時候也基本算清楚了。
於是……
“萬歲~萬歲~萬歲~”
一開始是零星的呼喊,接著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如同浪潮一般,一波接著一波。
這就是民心,真正的底層民眾之心。
聽到這一陣陣萬歲的呼喊,李承乾心中點頭,這就是民心可用。
不管需要十年還是二十年去落實,他都不著急。
就連後世那個年代,一個義務教育從形成檔案到真正落實全國,也是花了一二十年的,何況現在這個時代。
先立規矩,這些規矩傳出去之後,自然就有得到好處的人遵守。
一旦得到好處的是人數最多的平民百姓,就算有再大的艱難險阻,也會被時間磨平。
誰要敢反抗,欺他屠刀不利否?
隨著水泥的生產普及,道路的交通變化,一切的一切都會變快,未來可期。
聽了一會兒萬歲的歡呼,李承乾轉身離去。
大赦天下的聖旨他宣讀完了,還是脫稿演講那種。
至於正式的下達,按規矩是需要的。
不過接下來,最重要的又是朝堂扯皮了。
皇帝登基之後,第一次朝會自然是屬於大朝會,這是不需要額外交代的,而且就是今天。
因此,李承乾要回去開朝會。
含元殿,李承乾正式坐在了龍椅上,接受百官的朝拜,改口稱陛下。
武媚娘宣讀聖旨,冊封李世民為太上皇,長孫無垢為太上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