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站在這裡的,可以說他們是庸才,但絕不能說他們沒文化。
這四句話,一聽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有些人,更是聽得熱血沸騰。
李承乾重新坐回自己的椅子上,不緊不慢道:“關於馬匪的事情,責令當地官府繼續調查。
至於讀書人的事情,把這四句話傳下去。
還有鬧事者,以汙衊當朝太子為名!
其家族,三代之內不得考取功名!
已有官身或功名者,全部剝奪。
往後,依照此例行事!”
殺人,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被當刀使。
真正鬧事的那些,或許除了帶頭的那幾個,全都是一群腦子發熱的。
他們不一定有什麼壞心,只是看不懂大局,腦子不夠用罷了。
現在的讀書人,最起碼也是個寒門,而寒門其實是沒落的貴族,跟平民百姓根本無關。
什麼孤兒寡母供養男人讀書,那都是藝術加工。
因此,砍他們的腦袋,簡直就是寬恕他們。
讓他們三代之內不得考取功名,三代之內已有的功名全部剝奪,才是對他們真正的殺招。
能聽懂他寫的那四句話,並且回去好好讀書,未來做棟樑之材的,才是他需要的。
那種上樑不正下樑歪,或者徹底沒腦子的,不是李承乾需要的。
借用一下後朝這四句,李承乾沒有任何愧疚,他又不是要舞文弄墨。
他只是看出某些人,心已經開始歪了,必須要給他們狠狠一耳光。
此時,底下的大臣聞言,一個個既激動又心寒。
激動的是,李承乾能說出這麼四句至理名言,未來必是一代聖君。
心寒的是,李承乾的手段真是層出不窮。
這一招下去,除了腦子不好的,誰還會被裹挾?
再讓腦子不好的,一家功名都被剝奪,這是真正置人於死地。
貞觀時期,除了大災之年,每年都進行科舉的。
只不過大才之人確實難出,且科舉制度還沒有完善,並沒有殿試的說法,因此並沒有詳細記載。
雖然有狀元,但一般都是啟用來修書,很難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