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聽了,想起香菱,忙問道:“師父,不找到這個甄士隱師父的女兒若是還在,大概多大年紀?相貌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跛腳道人道:“聽他說,他女兒是五歲時看燈丟的,現在應當有二十歲或二十一歲了。他說他女兒長得很漂亮,眉心中原有米粒大的一點胭脂,是從胎裡帶來的。”
黛玉聽了,驚道:“眉心中原有米粒大的一點胭脂?香菱就有!”
一旁的紫鵑道:“姑娘這麼一說,香菱可能就是那個師父被丟失的女兒英蓮。”
黛玉見道人還有水溶柳湘蓮幾人都驚訝看著紫鵑,於是把香菱的事情說了一下,嘆道:“香菱和我學過作詩,人長得漂亮,也有才情,只是做了皇商薛家呆霸王的屋裡人,受了很多折磨。上次我還聽說她差點被呆霸王薛蟠打死了,現在也不知道她怎麼樣了。”
跛腳道人想了想道:“若你們說的那個香菱真是甄士隱兄的女兒,現在又被薛家容不下,還一身的病,想必要贖出來不難。我要是到了漠北,就會把這些事告訴甄士隱兄,看他自己的主意。”
黛玉道:“若說贖香菱的銀錢,應當不會多,我可以幫你們,但我卻不好出面。”
柳湘蓮道:“那要等甄士隱見了人才好說,若真是他丟失的女兒,銀錢應當不是難事。”
跛腳道人道:“湘蓮,你去過杭州,你就好好陪少王爺和林姑娘去。我喜歡自在,回虎丘好好歇息幾天,也收拾一下,只怕一年半載這裡是不會回來了,我要好好囑咐你師弟才行。”
原來,跛腳道人還有一個弟子,名叫新兒,是道人兩年前路途上救治的一個流浪兒,幾年才十七歲,還是個啞巴。新兒平常很少離開虎丘,但平常很會做事,砍柴釆藥種菜養魚種地都會,每日在虎丘那裡守著那幾間屋子。
柳湘蓮聽了道人的話,想了想,對水溶道:“也好,這裡去杭州不過兩天路程,我陪少王爺和林姑娘去。”
眾人坐了一會,跛腳道人和柳湘蓮起身告辭。水溶黛玉要留下吃飯,柳湘蓮道:“少王爺,林姑娘,我和師父都是爽快人,今日剛回來,還是回虎丘去,畢竟晚上回那裡不妥。改日有空,我請你們去虎丘看看。少王爺來姑蘇,虎丘可不能錯過。我十六日一早會過來,到時我們一起去杭州便是。”
黛玉水溶聽了,只好作罷。
且不說黛玉和惜春如何的姑蘇相聚。
卻說此時的京城,皇宮正在忙於選秀一事。因為這次選秀,除了補上放出去年紀大的宮女,還要給東宮增加幾個美人,以備皇室開枝散葉,另外給十歲的小公主水詩韻選侍讀兩個。
因為這次東宮進人和公主侍讀人選都在選秀的人當中,所以這次很多諸王郡主和世襲貴勳之家,還有各地名門望族,都很踴躍讓女兒去選秀。
二月十七日,天子水若陽收到了水溶從揚州捎回的信,得知一切順利,心裡歡喜。但水溶又告知,說智通師父說八月才是成親的好日子,也只好作罷。
三月初二是送探春這個和親公主出嫁的日子,因為南安王也剛從南海回來。於是眾臣商議,由李泰帶領天朝送親隊伍,送南寧公主前往安南。眼下離三月初二還有十多天,但皇宮因為選秀和準備公主去安南和親一事,十分忙碌。
榮國府中,賈母讓人也為探春準備了一些嫁妝,已經在十五那天送進了皇宮。
可就在皇宮忙碌的時候,二月二十二日,平安州到京城的路上,平安州節度使雲光親自護送幾個備選秀女來京城,在路上卻遇上盜匪,雲光被刺成重傷,好在護衛眾多,暫時沒有性命之憂,幾個備選秀女也沒有受傷。
雲光遇上匪盜刺殺一事傳到京城,天子大驚,下詔讓西寧王帶人前往平安州勘察盜匪一事。
平安州地處皇城西南,離皇城七百多里,是皇城往西往西南的重要通道。節度使雲光已經在平安州任職分十多年,一直都沒有奏報那裡不寧,現在竟然突然出現盜匪,還敢襲擊官府車駕,刺傷正二品官員,可見盜匪猖狂。
西寧王接到去平安州勘察盜匪的聖旨,不敢怠慢,次日一早,帶了幾個精壯隨從和十多個喬裝宮中侍衛,即往平安州而去。
同這一天,江南的水溶黛玉柳湘蓮惜春幾人,已經從杭州遊覽回來,正約好去寒山寺逛。
黛玉和惜春紫鵑彩屏四人一輛馬車,水溶柳湘蓮水安三人騎馬,一行人穿過姑蘇城,往寒山寺而去。
因為此時正處春和景明,黛玉忍不住掀起車簾往外張望,突然眼睛滿是驚異:剛從車門走過的兩個年輕女子,竟然很像寶琴和香菱!
黛玉疑惑,忙讓馬車停下,讓紫鵑快下去看看這兩個人。紫鵑聽了,忙跳下車,跑到那兩個人面前,頓時驚異不已。
因為那兩個人,正是多日不見的香菱和寶琴。她們由薛蝌家的張管事引著進城,想打聽香菱的老家和外祖父家。香菱和寶琴見到紫鵑,也驚訝不已。得知黛玉正只在車上,寶琴和香菱忙一起過來問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水溶柳湘蓮水安三人見黛玉幾個下車,也忙過來檢視。黛玉解說一番,水溶方明白情由。寶琴見黛玉幾人似乎要外出,忙道:“林姐姐,我和香菱的事情一言難盡。這樣,你先去忙,我和香菱會在這裡住兩天,不管事情有沒有結果。你把你家住的地方告訴我,我們明天到你家拜訪。”
黛玉聽了,忙告訴了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又指著柳湘蓮安慰香菱道:“香菱,你放心,這個柳大哥知道你父親的事情,等你來了我府上,我再細細告訴你。我們現在去寒山寺,午後便可以回來,你們午後來我家也可以,我家有的是屋子,你們這些天就住我家,我們還可以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