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太妃忙問什麼法子。南安王妃道:“母妃,兒妃記得你常賈府的老太君很會調教姑娘,她們府上的幾個姑娘,都是水蔥兒似的。母妃怎麼就沒有想過,去她們賈府認下一個出眾的姑娘,然後進宮去和皇上太子清楚,現在反正還沒有冊封,應當來得及。”
南安太妃聽了,大喜道:“這倒是一個好法子。我聽現在賈府不同往日,老太君和幾個太太,都想透過幾個姑娘家攀上好親家,以便今後能助賈府。四姑娘是寧國府的,年紀也,可能不妥,那個林姑娘和三姑娘都是好人選。”
南安王妃忙問道:“母妃,怎麼還有一個林姑娘?”
南安太妃道:“就是賈府老太君的外孫女兒,也就是前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林探花的女兒。她因為沒有了父母兄弟,所以寄住在賈府。只是聽她身子很弱,看上去真像風都會吹倒一樣,要不認下她,絕對是最妥的,相貌氣質都是世間少有的。”
南安王妃道:“母妃,兒妃認為這個林姑娘不妥。她是一個孤女,我們倒沒有什麼,但是人言可畏,只怕人我們和賈府故意選一個沒有父母,寄人籬下的孤女去和親。況且母妃她身子弱,別送進宮或去和親中途出了差錯,豈不前功盡棄?”
南安太妃道:“確實是這樣,那我看還是認那個三姑娘最妥。她是賢德妃的同父異母妹妹,若認下她,老太君和賢德妃的母親不知道會有多歡喜。一個庶女,突然變成我們南安王府郡主,然後又成和親公主,只怕她們想都沒有想到這樣大的喜事。只是,要皇上和太子都同意才好。”
南安王妃道:“母妃若能儘快去榮國府認下一個姑娘,其他我們可以想法子的。兒妃與太子妃原來有些交情,若母妃去賈府一切順利,兒妃就會進宮去先告知太子妃,然後讓她告知太子,再由太子告知皇上,想必還是可以的。”
南安太妃聽了這話,這才放心道:“既然這樣,我午後就去賈府認女,若一切妥當,你明日一早去進宮見太子妃,太子和皇上若要見賈府姑娘也可以。我今日去認女,明日便去接她過來。還有四,一切都應當還來得及!”
婆媳兩個商議妥當,南安太妃這才送了口氣。
午飯後,南安太妃稍歇息了一會,帶了幾個丫頭和兩個嬤嬤,坐了王府馬車,直往榮國府而去。
卻榮國府內,賈母午睡剛剛起來,正和前來請安的王夫人探春商議寶玉和寶釵成親的事情,幾個丫頭急急來回報,南安太妃來府裡拜訪。
賈母王夫人聽了,都感到十分驚異。因為午後拜訪人本來少,現在就認識南安太妃親自前來,賈母忙和王夫人探春迎了出去。
一時眾人將南安太妃迎進客廳坐定,南安太妃笑道:“老太君多日不見,越發健朗了。如今兒孫繞膝承歡,實在讓人羨慕。”
賈母笑道:“太妃才讓人羨慕,如今王爺年輕便得皇上如此重用,前途不可估量。老身聽太妃如今添了孫子孫女,不也讓人羨慕?今日太妃屈駕來我們府上,我們府上更是蓬蓽生輝。”
太妃看了看探春,笑道:“我若像老太君有這樣出眾的孫女兒,只怕做夢都會笑。這個是三姑娘吧?我記得府上好像還有一個四姑娘一個林姑娘?幾日不見,這三姑娘出落得這麼好,真是惹人疼。”
賈母聽了笑道:“太妃好記性。我那四丫頭,就喜歡畫畫和寫字看書,呆在屋子裡不出來呢。我外孫女林丫頭也是,就喜歡在屋子看書。”
太妃笑道:“不愧是國公府的姑娘,品貌才情都是最好的。起姑娘家,我是打心裡羨慕老太君,敬慕老太君這麼會調教姑娘。偏我那女兒,從不喜歡讀書寫字,倒喜歡跟著她王兄擺弄刀槍,像個子似的。”
賈母笑道:“姑娘家學武有學武的好處,我這幾個丫頭,雖然都懂些詩書,但身子都是弱弱的。你們郡主能文能武,豈不是應證了眾人的巾幗不讓鬚眉?”
南安太妃嘆道:“到能文能武,我那個女兒,如今倒學好了不少,前兒我一起你們府上的姑娘們的才學,她就是因為我們府上沒有這樣的伴,還若有這樣的伴也會盡心看書寫字。老太君,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我覺得與三姑娘特別有緣,想認她做個義女,讓她到我府裡陪伴我女兒,也讓我女兒沾沾你們國公府姑娘家身上那種濃濃的書香味,不知道老太君和夫人是否捨得?”
賈母聽了大喜道:“太妃看重我們三丫頭,是我們三丫頭的造化。只怕我們三丫頭年紀輕,不懂你們王府的規矩,不懂禮數,到你王府給你們添麻煩。”
太妃笑道:“老太君,這怎麼會呢?我看三姑娘這麼一個靈透人,應當什麼都一點便通的。老太君也知道,雖然我們南安王府有兩個郡主,但大郡主已經出閣,又嫁得遠,常年隨夫家在外面任上,幾年難見一面,她也不喜歡看書寫字的。三姑娘這樣才情出眾,到我府裡,我定會當親女兒一樣看待。讓她好好教導我那女兒讀書寫字,我那女兒今年十五歲,我看她們年紀也相近,她們定會很好相處的。三姑娘,你可願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探春看了看賈母,又看了看王夫人,見她們臉上露出微笑,似乎在點頭讚許。
探春想到迎春被親生父親折銀錢嫁出去的遭遇,還有自己眼下庶出的尷尬處境,又見賈母王夫人神態,分明是驚喜,心裡突然有了主意,忙上前叩謝太妃道:“謝太妃抬愛,探春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