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音穿著綢袍,坐著兩匹瘦馬拉著的馬車,緩緩進入了婺州城。
趕車的是老饕的童僕,為了說服這一家高手加入到幹掉婺州刺史的行列中,馬德音可是費了不少錢財。
身上的錦衣和路引是呂端送來的,讓他改易一下服色,打消了他進城的障礙。
呂端、寇準在宋真宗一朝,都是至關重要的人物。一個挫敗宮變,保扶真宗上位;一個說服真宗御駕親征,帶來了維持幾十年和平的《檀淵之盟》。
哪怕在時間線錯亂的這個世界,這兩個人的才幹還是引人注目,如錐處囊中,脫穎而出。呂端上任不到兩年,就從知州和節度使手中摳出了不少權柄,其中就包括城中的捕快巡檢,還買通了節度使手下一部分士卒,讓石巨人和老饕得以在夜裡入城。
本來,石巨人是不用過去的,他那點戰鬥力對付野獸遊俠還成,對付軍隊就是白給。但是馬德音答應了人家,給他復仇的機會,就要做到。
當然,石巨人是藏在大車裡過去的。
“一個聚斂魂魄的方士,五百親兵,城外的四千五百步兵,還有被派出去的四百馬軍,這是這個婺州節度使的所有力量。”
馬德音進了城,到了呂端的宅邸,聽他介紹這個節度使的底細。
“他本人的實力,跟朝中大部分武臣差不多。不過,這婺州城裡一直有些風聞。”呂端侃侃而談,把他對婺州城的掌控力體現的淋漓盡致,比那個畏首畏尾的王知州不知強了多少。
“什麼風聞?”
“這婺州城北,有一郭北縣,是婺州的附縣。”
“三生不幸,知縣附郭?”馬德音已經知道呂端要說什麼了,也想到了這個世界是什麼世界——有邪神攪局的聊齋世界。婺州,放在後世,就是金華,產火腿的地方。
不過有個人物,比金華火腿更出名,那就是搞鬼的寧採臣。按蒲松齡的說法,寧採臣應當是明人,不過這個世界時間線崩壞,呂端就是說出蘭若寺也在意料之中。
“便是如此!”呂端說道,“他官做的苦,王知州又為人清正,便只好來投奔我。”
為人清正?馬德音在心裡不屑地說了一句。他進城的時候,把兩個合作伙伴和一個對手,用神念探查了一遍,王知州柴房底下的一箱金銀和他在城北養的外室他可都知道。
與其說為人清正,倒不如說年紀大了又沒有擔當,要投靠,當然要找年輕有才幹的呂端。
“聽他說,那位節度使逢年過節就會派人去郭北縣的蘭若寺,拜訪裡邊的老尼姑,應該也是他的助力之一。”
“這蘭若寺可有什麼神異?”
“也無甚神異,只有個老尼獨自居住,那老尼倒是個有法術的,端曾見過她令草木平地而生。”
“蘭若寺裡有沒有一顆大樹?”
“馬兄怎得知?”呂端明顯的愣了一下,他正要說,就被馬德音搶了白。
‘那就是桑姥姥無疑了’,馬德音想到,隨口說道:“我曾聽聞,有草木成精的妖怪,當能號令草木,便覺得那老尼不對勁,許是大樹成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