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個部落,要看他們的人口,技術,兵力,最關鍵的是他們頂尖武力的行為。
這是博克部落通行的信條。
金剛性格較好,能交流;骷髏爬蟲暴虐不講理,只有祭祀能和它們交流;迅猛龍女王傲慢但又關心子嗣,暴龍王摩什心狠手辣。
這些都是重要的資訊。
但是西隆跟著司馬良走進部落,卻發現自己捉摸不透這個祭祀的行為。
兩隻成年野豬先被拖走,和蛇類、其他獵物一同處理,肉、骨頭、毛皮和獠牙分門別類。
採集隊的馬克帶人接過了小豬崽,準備用司馬良書中辦法來馴化。
黑鼠帶人牽走了鴨嘴龍,找地方安置,並用詢問的眼光看著西隆。
“幫我把貨物都卸下來吧,”西隆想了想,堅定了信心,“作為我的見面禮。跟著他們走,亞絲翠。”他拍了拍鴨嘴龍的頸子。
黑鼬趕了過來,三人一同進入了現在作為教室使用的二層小樓。
“祭祀大人,您說送我們一個守護神——”
“稍安勿躁,”司馬良擺了擺手,轉過頭對黑鼬說,“給他安排個住處,然後通知今天該來的人來上課。”
黑鼬依言去了。
“坐,”司馬良指了指座位。
現在的二層小樓,一樓被他改造成教室的樣子,還搞了一個投影儀和大螢幕——這就導致了,科技含量極高的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天的電量只能支撐三個小時。
“明天帶你去看看那個守護神,然後你回部落,商量到底怎麼辦。”
“拿著這個,商量好了就透過這個召喚我——你們沒有守護神和祭祀,不會連能施法的人都沒有吧?”司馬良遞給了他一個蝴蝶標本——他能透過“魂蝶”神通達成瞬間移動的效果。
“長老們都能施法,可是祭祀大人——”
“那就讓他們把精神關注到這裡,還要,不用叫我祭祀,叫我司馬先生,我是個教師。”
“教師?”
“就是教給別人知識的人。”
司馬良招呼了趕來的四十個人,坐在了講臺上。
部落有幾千人,但是每天只能給四十個人傳授知識,這就需要聽了課的人去傳播,需要把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時間排開。
還好,黑鼬這方面做得不錯,把這幾千號人排程的很不錯,有做教導主任的潛質。
“你們這個班學到哪了?”
司馬良對教學的計劃,是先識字,然後上實用的資料,比如《母豬的產後護理》、《赫魯曉夫玉米心得》之類的。
跟著一起進來的大壯發了言,“我們百家姓學完了。”
“還不錯,”司馬良點了點頭,“回去都給自己的家族起姓了沒有?”
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向來是古代啟蒙的重要作品,之後是《笠翁對韻》、《龍文鞭影》、《幼學瓊林》、《說文解字》,還有四書五經裡比較淺顯的《論語》、《詩經》,再長大了就遊學、寫文章,這是一個古代小孩子的發展歷程。
而不是靠一個落第秀才編的弟子規。
“我姓劉,”大壯說道,“我的兒子也要姓劉。”
“為什麼姓劉?”
“百家姓裡的小故事說,姓劉的殺死了大蛇,所以我要姓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