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在司馬良的想法裡,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肉身上的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一類;一種是神魂上的神通,他心通、漏盡通、宿命通一類。
當然,無論這個神通在哪,都需要精氣神合一,對某個領域的修行和理解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
司馬良這個野路子修士透過讀書,也體悟到了一點《正氣歌》之外的神通。除了慣常的出竅、神行、驅物、顯性之外,還弄出了《參同契》裡的心猿、意馬、李商隱詩中的靈犀、《莊子》中的魂蝶四項神通。
譬如剛才,用多寶山上拿到的尼龍網網住野豬一家是用的驅物手段,把他們提起來就是用的“心猿”。
心猿,就是眼耳鼻舌身五種意識的具現化,色聲香味觸五種感官的顯化,而這些東西,代表著簡樸的慾望。由此化生的心猿,力大無窮,拖動一窩子加一起不到兩噸的野豬當然是反掌觀紋。
“你叫我什麼?祭祀?”司馬良的神魂落了下來。
西隆伏在地上一動不動。
司馬良想了想,運氣了另一種神通“魂蝶”。
“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
透過真實與虛幻的變換,能初步穿梭空間,目前司馬良只開發出了一種用途,就是瞬間回到肉體身邊瞬間把肉體召喚過來。
一陣夢幻般的波動,一隻大蝴蝶憑空出現,接著,變成司馬良那個老頭的模樣。
“抬起頭來看看我,說說,幹什麼來的。”
西隆抬起頭,看見的是一個白鬍子老漢,而不是剛才那個放光的精神體。
“媽的,為什麼地圖上沒有說,這個鋸子部落有個祭祀!”西隆一邊小心謹慎地應付著司馬良,一邊在心裡狂罵。
祭祀,在有守護神的部落裡是極為崇高的存在。他們掌握著與守護神的溝通,能釋放強大的法術,並能借用守護神一部分力量,比鋸子部落的巫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而他們與守護神溝通的方式,就是把靈魂出竅,用純粹的精神力和那些高智商動物交流——那些動物不像大蟒吃過血蘭花基因突變,沒發展出用某種器官說話的能力。
也正是如此,西隆在看到神魂出竅的司馬良的時候,才會聰明的拜倒。
“這麼說,你是個商人?博克部落的職業商人?”
“沒錯。”西隆帶著六隻鴨嘴龍,跟在司馬良背後。
六隻剛生幾天的豬崽子,被狩獵隊的人抱在懷裡。兩隻大的,一刀捅進心臟之後被狩獵隊的其他人拖拽著。。
“您是想馴服這些野豬?”西隆是博克部落的老資格了,看到這種殺大留小的景象就知道鋸子部落的人要幹什麼。
“沒錯,”司馬良點了點頭,“還有,以後別叫鋸子部落了,多難聽,就叫花部落。”
“花部落?”西隆嫻熟的捧了句哏,等著司馬良炫耀這個名字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