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集、狩獵這兩個隊伍的首領一男一女,都是手段高明、見多識廣的人,大壯自不必說,在裝備簡陋、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能和一頭獨行迅猛龍打個有來有回;而採集隊的隊長馬可則有一手辨認果蔬的能耐,對方圓幾十裡的果蔬分佈瞭如指掌。
巡邏隊,關係到部落的防禦,還是巫處置異己的一把利劍,裡邊充斥著他的親信。要不是巫出了昏招,把吃了司馬良東西的黑鼠一家逼上了對立面,導致巡邏隊的實際隊長黑鼬倒戈,說不得司馬良還要多費點勁。
工匠隊不用多說了,給瓷器塑形、看守火窯和拿鋸子造房子的人基本都是老實本分的人。
“來吧,先介紹內部,然後說說外部環境,最後我們來一個發展綱要。”
這個部落有四千多人,大部分是五十歲以下的青壯年,還有不到一千個孩子,老人以前只有一個巫,現在只有一個司馬良。
建築大部分是用粗苯的石頭鋸子和繩鋸把木頭切開搭建的,可想而知搭建祭壇和巫的二層小樓有多困難。
工具以木石為主,生活用品倒是有不少陶器,這讓他們感染寄生蟲的機率小了很多,經過陶碗沉澱的水肯定要比河裡的水直接喝要乾淨。
平時靠採摘和捕獵為生,好在這莽莽群山、森森密林物產足夠豐富,能養活起幾千人。沒有漁業,唯一與其有關的是婦女們在河邊撿的貝類與螃蟹。
畜牧業和農業就更別提,如果養蛇和研究藥草也算的話,倒還有那麼一點。
從社會形態來講,他們以家庭為單位,所有人聽從巫的命令,權利集中在家庭裡最強壯或是最聰明的人手裡。
總之,這就是一個很原始的原始人部落,物產豐富讓他們人口更多,大蟒蛇讓他們多了幾樣工具,並認識了數字,僅此而已。
“在說外部環境之前,我們先定一下方位。”司馬良拿起一顆石子,雙手用力,在巫珍貴的石頭桌子上刻出一副圖來。
“祭壇靠著的山,是北面,那麼小河的方向就是東,我過來的方向就是南,另一個方向是西。”
在採集隊長和大壯的描述下,司馬良一點點把地標刻在這幅圖上。
“鹽井。”
“迅猛龍群。”
“象群。”
“香蕉林。”
“柑橘林。”
“能編成繩子的草——也就是一種麻。”
“菌類。”
“草藥。”
“採石場。”
“野豬家庭”
可惜的是,關於其他人類的資訊,四個人只知道商隊——說明外邊有比他們更發達的部落,甚至可能有上個文明遺留的東西。而之外的所有資訊,都掌握在巫的手上。
“那就只能慢慢探索了。”
喜歡我在諸天修史書請大家收藏:()我在諸天修史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