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熙,花甲之年。
出身於名門之流的孔家。
乃皇朝國子監祭酒。
被朝中官員奉為朝中大儒,雖比不得孔家的那位大儒。
除了孔家的那位大儒之外,如孔熙自稱皇朝第二,無人敢說自己第一。
可如今。
就即便是他孔熙,在聽完趙柘的話後,也只能隱於一眾朝官之中,腦袋低垂,不敢再像之前一樣,附和聲聲了。
孔熙不想充大頭了,他只想當孫子。
畢竟,他官職不顯,也僅僅只是一個從四品罷了。
與著左相曹兇他們相比,他什麼玩意都不是。
一個開封尹,就能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孔熙又哪裡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話。
可是。
孔熙不想充大頭,但卻是有人想讓他出來充大頭。
“陛下,你所說的,以及我皇朝所有人聽聞的李慕白李大先生,也只是傳聞中的罷了。但陛下卻是把一個傳聞中的李大先生與著一個三次不第的落第子放在一塊,實在讓臣等不敢苟同。如他步青甲真是傳聞中的李慕白李大先生,不妨當著陛下,以及臣等的面,由國子監祭酒出題考較一番。只有透過了考較,臣等或許才會相信,他步青甲就是傳聞中的李慕白李大先生。”一朝官站了出來,朝著趙柘拱了拱手,又向著一眾朝官們拱了拱手。
此朝官一出聲,不用猜,也不用想,就知道此人乃是左相曹兇一系的。
吏部侍郎,夏煦。
吏部侍郎夏煦,五十歲上下,一臉的富態,眉尖帶著陰險與狡詐。
六部,除了戶部、兵部與工部三部之外,其餘三部,皆為左相曹兇的人。
工部,乃右相的人。
至於戶部,在趙柘登基之後,透過他的努力之下,以及李仲的計謀之下,把戶部尚書弄了下來,換了一個自己的人。
而兵部嘛,自然是樞密使喬卓的人了。
六部被三大權力人物給分了,左相獨得佔其三。
甚至。
九寺六監也都各分其派,各自分屬於三大陣營,也僅有司農寺,以及軍器監被趙柘掌了。
皇朝的格局,在先先帝之時,就是如此。
而到了先帝之時,更是被三大權力人物給分瓜了。
趙柘能在這幾年之內,經過各種升遷,委派之下,終於是掌了戶部、司農寺以及軍器監,這已經是有所改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