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慕白?
一個囚犯是詩仙李慕白?
一個參加了三次鄉試而不第的落第子,是詩仙李慕白?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除了李仲之外,所有朝官們心中,第一反應,那就是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的了。
詩仙李慕白是何等人,怎能與一位囚犯,一位三次鄉試而不第的人畫上了等號,而且還被皇帝趙柘如此推崇。
江南省官員狀告步青甲與李仲在科場舞弊一案,連審都不審,直接當庭宣判步青甲無罪。
難道就因為趙柘與步青甲曾三次偶遇,結下了友誼,就可以如此無視一眾大臣朝官嗎?
趙柘可以無視,但一眾大臣朝官們卻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至少,他們絕不相信,步青甲是他們心目中的那位詩仙李慕白。
傳聞。
李慕白乃是一位中年人,怎麼可能是一個年輕人。
跪在地上的吳倩,好似並無任何神情變化。
步青甲是誰,對於她而言,只要是她認識的步青甲就行了。
至於李慕白,或許在她的眼中,只不過是步青甲的另一個稱呼罷了。
亦非讀書人,她又哪裡會關注這些事情。
即便是詩仙降臨,對於她吳倩而言,也只是一個人罷了。
反觀那柳如煙。
此刻一副見了鬼似的,驚恐之中,多是一些不相信。
也確實。
活生生的步青甲那是真實。
而傳聞中的詩仙李慕白,那隻不過是傳說中的罷了。
可而今。
傳說中的人物出現在了眼前,而且還是自己曾經愛慕之人,且又被她誣陷之人。
這個反差,實在太大了。
大到他也如一眾大臣朝官們一樣,完全不相信趙柘的話。
一眾大臣朝官們,心中的不可能,讓他們紛紛向著步青甲投來了一道不解的眼神。
樞密使喬卓,盯著步青甲看了好一會兒後,向著趙柘行了禮拱手道:“陛下,你這個玩笑可就開大了。就他步青甲,聽說有些小才,但怎能與那位傳聞中的李慕白相提並論呢。況且,李慕白李大先生之才,那是全天下皆知之事。當年,先帝還曾下過詔,讓李大先生入朝為官。如步青甲是李大先生的話,當年為何不奉詔入朝?而今,又為何還要參加鄉試?這不是自相矛盾嘛。”
“沒錯。當年先帝下詔,讓李大先生入朝為官。如他步青甲是李大先生的話,他又何須參加鄉試?難道是為了證明他有多高才嗎?陛下如果只是念與步青甲當年之情誼,想赦其罪責,無須如此抬高他步青甲。”左相曹兇也看了步青甲好一會之後,發了聲。
這二位一發聲。
一眾大臣朝官們,紛紛附和不止。
瞬間。
整個朝堂之上,充斥著對趙柘所言之事的不相信。
越是到最後,眾大臣朝官們所針對的,已經變了一個味了。
就好比刑部侍郎韋奕,公開指責,“陛下,李慕白是李慕白,步青甲是步青甲。如陛下僅僅只是念舊情,想要周護步青甲,完全不必如此,一言,即可免其罪責,復步青甲之功名。但陛下登基以來,曾發願要除弊革新,糾科場之風紀。但李翰林卻是冒天下之大諱,更是違陛下之願景,行舞弊之事。如此大逆不道之臣,理應革其職,發配千里。”
韋奕的指責,一方是衝著李仲去的,一方是衝著趙柘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