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想起。
步青甲在林州所作的幾首詩詞,腦中好似明白了什麼似的,但又無法確定。
而當初。
李仲到偏院尋步青甲喝酒之時,步青甲感嘆的一句‘不如意事常八九,事與語人無二三’,他李仲也曾聽趙柘說過。
細細想起來,又聽趙柘之言,李仲才明白,步青甲與皇帝趙柘早就認識了,而且三度相遇,可以說熟得不能再熟了。
而關於李慕白,李仲更是猜測,傳聞中的詩仙李慕白李大先生,有可能就是步青甲。
論詩作,步青甲所作之詩,與那詩仙李慕白的詩作風格,極為相似,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趙柘並不直接回應,而是轉過身來,對著步青甲輕輕一笑後,往著寶臺走了回去。
坐下後,趙柘巡望了一眼眾朝臣們後道:“江南省諸官員狀告步青甲與主考官李仲,在鄉試中舞弊。今日,朕當作眾愛卿的面,親審此案。”
“陛下萬歲。陛下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審理此案,那是我皇朝之福。此事蹟,應表帛,詔告天下。讓我皇朝百姓知曉陛下日夜忙於朝政,且還心掛讀書人之事,理應受天下芸芸眾生的敬拜。”喬卓繼續恭維。
眾朝官附和。
趙柘笑了笑,看了一眼李仲,又看了一眼跪在那兒的步青甲,最後才看向曹兇道:“關於江南省諸官員聯名狀告步青甲與李仲在科場舞弊一案,朕現在就可以當庭宣判。”
趙柘一言,所有朝臣們都面面相覷,僅有李仲一人心中笑了。
雖未審,但趙柘卻是說可以當庭宣判。
眾朝官們到是想聽一聽趙柘是如何的一個宣判,為何連審都不再審了,就要做出宣判。
是念在當初三度偶遇之情,想要免一個科場舞弊之罪的案犯無罪嗎?還是想要保一保他的近臣翰林學士李仲?
至於傳聞中的詩仙李慕白李大先生,眾朝官們好似根本就沒有把步青甲與這位能掛在一塊去想。
傳聞中的詩仙李慕白,那可是他們心目中的詩仙,怎能與一個三次鄉試而不第的落第子掛鉤。
“江南省官員狀告步青甲與李仲科場舞弊一案,實乃誣告。朕,今復步青甲功名,並詔告天下。”趙柘想都不想,直接宣判。
他是不用想。
但眾朝官們一聽之下,紛紛有意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最有意見的,莫過於左相曹兇,“陛下,案犯未審,陛下何以當庭如此兒戲般的宣判。如天下刑案皆如此,那我皇朝豈不亂了套。還請陛下慎重。”
眾朝官紛紛附和,就連那樞密使喬卓也附和聲聲,“是啊,陛下。科場舞弊案本就需要慎重,陛下未審,就當庭宣判步青甲無罪,這是不是太過兒戲了,難以服天下眾生之口啊。”
“朕如此宣判,當然是有因原的。”趙柘玩味的笑看著這些朝臣們。
曹兇不認同,拱了拱手,“即便陛下有理由,有原因,可也不能如此兒戲。還請陛下思量再三。”
“眾愛卿,朕如此宣判,乃是因為以他步青甲的才華,根本不屑於科場舞弊。再者,你們可知道他是誰?”趙柘沉聲道。
眾朝官不解,“他步青甲雖曾以七歲之齡奪得江南省青州生員案首,獲得了先帝的肯定。但他步青甲三次鄉試而不第,就這樣的,如果也叫才華,那我皇朝有才華之人,何謂其多。”
“是啊,三次不第之人如有才華,臣府上的下人都算是有才華了。”
一眾朝官們紛紛跳出來。
趙柘搖了搖頭,嘆息不已,隨之從寶臺之下走了下來,來到步青甲的跟前,指著步青甲道:“他,就是詩仙李慕白。也是江南省學子步青甲。步青甲是李慕白,李慕白亦是步青甲。”
眾朝官們頓時傻了,全被趙柘之言給震驚得愣了神。
喜歡皇朝青甲請大家收藏:()皇朝青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