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知道。
江南省的貢茶,每年最多也只產兩三百斤左右。
每年上貢到皇室的貢茶,也僅僅只有二百斤上下。
可送給他李仲的貢茶,卻是達到了皇室的四分之一之多。
李仲心想,送給他的有五十斤,那送給朝中其他的大臣,是不是也如此?
如此一想,李仲深深懷疑,江南省所產的貢茶數量,不可能只有兩三百斤,推算之下,一千斤都不止。
越是往下想,李仲越是感覺江南省的水越深。
僅僅一次鄉試,他就揪出了五十名官吏,其他的事情,是不是更多。
“江南省的水太深了,深到我們也只是知其皮毛,卻無法探其內裡。這份冊子多備幾份,分開保管,切莫有失。”李仲把冊子合上,遞還了過去。
隨從重重的點了點頭,“是,大人。”
李仲這邊一走。
江南省的官員們,大部分聚在一塊,好似在慶祝,又好似在密謀著什麼。
“古大人,學事司如今缺了二十餘人,以及各衙門也缺了些,李大人也未發話。如等朝廷調派官員過來,著實有些來不及。依常例,此事理該由古大人,以及諸位大人共同商議,擬份名單上報朝廷。如此這般,才能解一解我江南省缺失官吏之憂。”提學李茂華看向安撫使古毅說道。
李仲抓了五十來人。
其中提舉學事司的人最多,二十餘人。
而各衙門參與試題洩漏的,也抓了一些走。
為此,這江南省自然而然也就多出了不少的空缺出來。
眾官員紛紛點頭,“李大人所言甚是。此事,本官認為,應儘快決定,以安我江南省諸州縣。”
上坐的四司大佬,紛紛相看了一眼。
一眼過後,四人好似早已達成了共識一般,又紛紛點頭。
“我江南省鄉試已過,因試題參與科場舞弊之人,皆已被李大人押往京城受審。依本官猜測,他們是回不來了。也正因為這些空缺職事,本官與曹大人、劉大人、以及周大人曾經商議過,但一直懸而未決。即然李大人提出,那本官與幾位大人將在幾日之內,共同擬定一份名單,給諸位觀過之後,將上請朝廷。”古毅環視了一眼眾官員,心中其實早已有數了。
依常例,基本都是如此走的流程。
況且。
又非四司主輔官員,亦非各州縣的主輔官,朝廷基本都會核准各省上報所選官員名單的。
皇朝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非四司主輔官,以及各州縣主輔官員,其他的官員胥吏,皆可在本省選擇為官吏。
當然,所選官吏,不得在本州縣任職。
所選人員,要麼是底下的官或者胥吏,要麼是已獲得舉人功名的讀書人。
就好比提舉學事司的學正、學錄等官,雖說乃是正式的九品官員,但依然可以在本省選擇舉人充入。
古毅發了話,眾官員必然是不會有什麼意見的。
即便是有意見,那也沒用。
哪怕就是那位被朝廷設在各省的監察官,走馬承受公事,他基本是不會有意見,一般也只會默然認可。
走馬承受公事,這個監察官可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