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蘇定方都會帶著他的兩個徒弟來羅府,美其名曰是找他,但羅逸發現這三個傢伙更像是來找老薛。
畢竟老薛在他這裡完全成了一個“教練”的身份,此時的小房遺愛都是看著人精神了許多。
至於蘇定方和他兩個徒弟看到老薛的厲害之後那自然是不免切磋。這切磋切著切著,到最後竟是希望在老薛這裡得到進步。
這是羅逸沒有想到的。
歸根結底還是老薛這人太能打了。
不過說實話,羅逸每當看到老薛和蘇定方稱兄道弟就覺得挺騷的。畢竟要知道後世的傢伙可是把二人編排為世仇。
不止兩人有仇,兒孫輩還要鬥得你死我活那種。
但是顯然現實不是這樣的。
那麼說起老薛和蘇定方誰厲害,這裡羅逸是覺得老薛在歷史戰績上是比不上蘇定方的。
若說薛仁貴將才也,那蘇定方就是將將才也。
先說蘇定方,200人突襲東突厥大本營,64歲4個月滅擁兵十萬的西突厥,65歲30天滅朝鮮小霸王百濟,66歲再率數十萬大軍打得高句麗國王困守平壤,不敢出戰。67歲以後坐鎮西北,吐番戰神論欽陵不敢東望。
從投奔大唐以後,蘇定方無一敗績。
反看薛仁貴,跟隨李世民攻打高句麗,勇猛出擊的確讓人佩服。後來三箭定天山,擊退回紇十萬反叛大軍,的確厲害。再後來,跟著李績打高句麗,百戰百勝,高句麗簡直就是他的刷單機器。再後來,他以69歲高齡,擊退東突厥數萬大軍,也讓人讚歎。
但是,薛仁貴一生卻有兩次大的失敗,一次是兵敗大非川,一次是兵敗百濟,是被新羅打敗。
拿蘇定方沒有辦法的吐蕃,卻打敗了薛仁貴。連百濟都打不過的新羅,卻打敗了薛仁貴。
所以,薛仁貴沒有辦法和蘇定方比啊。
但是,薛仁貴毫無疑問,依然是戰功赫赫的名將,因為他的三箭定天山,以後大敗東突厥打得都很漂亮。
那麼這裡羅逸是講講老薛三箭定天山。
658年,蘇定方滅了西突厥之後,大唐帝國的邊錘,已經距離長安1萬多里遠了。在那個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這麼遠的距離已經到了帝國擴張的極限。
所以,大唐對邊疆的統治並不穩定,總有那麼幾個刺兒頭,會時不時地出來挑戰一下唐朝的鐵拳。
兩年多之後的661年,一向對大唐服服貼貼的回紇部落的老大死了,他的侄子比粟毒奪權了汗位。
這是一位精神小夥,當然是屬於精神病的那種精神。他瞅了一圈鄰居,發現大唐正在痛扁高句麗,便自以為唐軍無暇西顧,可以趁機擼一把。
於是就帶著手下的鐵勒九姓武裝上訪了。
如果放在一般的朝代,比粟毒的這種想法的確沒有錯,同時兩線作戰的確是兵家之大忌。但是對於正在迅速擴張的大唐而言,別說兩線作戰了,三線作戰也不是沒有可能。
此時,蘇定方和契苾何力正在南北夾擊高句麗,劉仁軌正在平百濟。同時分兵揍兩個國家,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是在兩線作戰了。既然比粟毒也來了,那就三個一起揍吧。
公元661年10月,李治在兵力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又派出了兩路大軍殺向了回紇。
第一路,由左武衛大將軍鄭仁泰擔任鐵勒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將軍薛仁貴擔任副大總管,作為主力從南邊進攻比粟毒。
第二路,由鴻臚卿蕭嗣業為仙萼道行軍總管,右屯衛將軍孫仁師為副總管,作為輔攻,在西南面圍堵比粟毒。
值得一提的事老薛在公元645年,李世民痛扁高句麗時,穿著白袍閃亮登場過一次之後,至今已經整整16年了。
這裡再來說說老薛以往的故事,雖然因為他的到來產生了偏差,而且也不如演義裡傳奇,但歷史上的老薛也挺有意思。
公元614年,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屬於標準的官n代。從小他就是想吃紅糖吃紅糖,想吃白糖舔白糖,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是這種生活沒有持續多久,他爹就死了。於是薛少爺就變成了小薛,他家就淪落為了種地為生。但我估計,即便是種地,他也應該是個小地主,世代為官的家庭不可能沒有一些家產。
種地的時候,薛仁貴也沒有展現出什麼突出的才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以外,其它全都是演義瞎編的。30歲以前的薛仁貴幹過啥,史書一點記載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