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不久,李世民一戰把竇建德、王世充給打廢了,就是這麼個差錯之下,蕭皇后失去了迴歸中原的機會,反而還糊里糊塗地北上突厥,李世民想救她,也救不了。
這個時候開始,李世民其實和蕭皇后多了一層關係,這就是“母婿關係”,因為李世民娶了隋煬帝的女兒“楊氏”為妃子,雖然楊氏未必是蕭皇后所生,但也是楊氏的“嫡母”,是李世民嚴格意義上的“岳母”,而一統天下的他,把岳母救回來,非常有必要。
在歷史上,隋朝楊家和唐朝李家一直都是有親戚關係的,李世民和蕭皇后也是,只是一開始還算疏遠,但在納楊氏為妃後,這個關係就真的親密了許多。
公元626年,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奪取大唐最高權力,改元貞觀,但也是這一年,突厥的新可汗頡利可汗還帶著數十萬騎兵南下包圍長安,逼著李世民不得不立下渭水之盟。
這一年的大唐和東突厥關係還是很微妙的,而且大唐略遜於東突厥,李世民難以把“岳母”給接回來。
還在東突厥的蕭皇后也很可憐,因為處羅可汗的妻子義成公主又被頡利可汗繼承了,她也承受了同樣的命運,別人對她的風言風語更多了,這個時候,她也已經快六十歲了。
直到貞觀四年,此消彼長的發展讓大唐找到了機會,李世民命李靖北上,趁機剿滅分裂的東突厥,李靖受命發動突襲,一次次打破了東突厥的詐降、突圍等計謀,最終俘虜東突厥的首領,一舉滅掉了東突厥,而隋煬帝的妹妹義成公主,也被李靖所殺,李世民的岳母蕭皇后則是終於得以被“解救”,回到中原。
輾轉反側數十年,蕭皇后得以安定下來,公元630年,蕭皇后回到大唐都城長安,這曾經也是大隋的國都,只是主人換了,輪到了楊家的親戚李家人來做主。
李世民非常歡迎蕭皇后回來,蕭皇后對於李世民而言,是一個雙重長輩身份的人物,理應受到李世民禮遇。
可以肯定的是,年老的蕭皇后因為年齡差距太大,還有著關係的隔閡,不存在和李世民有“不正當關係”的可能。
這個時候的李淵還在世,雖然當了太上皇,但是蕭皇后是他的“表弟妹”,這個關係還是很穩妥的,李淵也有資格監督李世民的道德問題,在道德上,李淵這個太上皇更高於大唐皇帝。
從貞觀四年回到長安,一直到貞觀二十一年年老去世,蕭皇后一直都受到李世民的尊敬,而且蕭皇后在大唐也有著親人,那就是楊妃和吳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非常重視的一個兒子,在貞觀十七年都差點被立為太子,而李恪是蕭皇后名義上的外孫,在這層關係下,李世民和岳母的“不倫關係”實則是無稽之談。
而後世的《隋唐演義》,則是把蕭皇后的傳奇人生和李世民的風流結合了起來,但是《隋唐演戲》的作者也故意把李世民和蕭皇后的年齡都給寫錯,以此表示這本書就是“小說”杜撰,沒有歷史史料支撐,僅供大家娛樂,誰知道後人把演義信以為真,以為李世民真的霸佔了自己的岳母蕭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必然是有些風流的,但他也是理智的,作為古代歷史最傑出的帝王,李世民有著自己的底線和價值觀,即便喜歡一個人,都是有著良好的出發點的。
貞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岳母蕭皇后逝世,回到大唐還活了十餘年,可見蕭皇后的生活環境還是很不錯的。
李世民決定給蕭皇后追封皇后,算是正視了岳母的身份,這個算給了悲哀的蕭皇后,一個善終的結果。
而羅逸覺得最離譜的,就是如今被人們熱議的小說,以《隋唐演義》為代表,其中就有蕭後風流韻事,但是這是一部怎麼樣的小說呢?
一般人閱讀的話,看不下去是常態,文筆很差,遠不如評書故事和影視劇。如果說《三國演義》是半真半假,那麼《隋唐演義》最多九假一真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馬文舉取自絹一匹進上。煬帝大哭道:“昔鳳儀院李慶兒,夢朕白龍繞項,今其驗矣!”賊臣等遂叫武士一齊動手,將煬帝擁了進去,用白絹縊死,時年二十九歲。
所以楊廣要疑惑了:寡人怎麼突然年輕了二十來歲?
再說秦王回到長安,朝見唐主。唐主說三處兵鋒利害。秦王道:“利害何足為懼?但劉武周與蕭銑居於西北,王世充居於中央。臣竟欲差人致書,先結好世充,使不致瞻前顧後,然後進兵專攻劉、蕭二處,無有不克之理。未知父皇以為是否?”
劉武周:我佔據馬邑,還要打太原,明明是你李唐的正北!
蕭銑:我一個割據荊湘的梁國君主,怎麼跑到大西北了?
再說這段:魏王名泰,太子之弟,乃韋妃所生。多才能,有寵於帝,見皇后已崩,潛有奪位之意。
李泰:我娘不是長孫皇后嗎?
再說隋宮蕭後,與沙夫人、薛冶兒、韓俊娥、雅娘住在突厥處……義成公主見丈夫死了,抑鬱抱痾,年餘亦死……那突厥死後無嗣,趙王便襲了可汗之位,號為正統。
頡利可汗:我是誰?我在哪兒?
突厥貴族:漢人的落魄皇子,成了草原的可汗,文人無恥啊!
所以羅逸覺得,在明清時期,戲劇話本傳奇小說,大都是最底層的文人創作,在那資訊閉塞的幾百年中,落第秀才沒有史書可查,只能根據有限的知識見聞來編造;如今資訊發達,二十四史線上閱讀,哪怕是搜尋一下百科,也有很大機率得知歷史上的蕭皇后事蹟。
退一步講,就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歷史上的蕭皇后,也要明白文學戲劇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歷史上的人物形象,是有很大區別的。
可惜,有些人捨棄了腦子,有些人捨棄了臉皮。
就好像蘇定方和李道宗他們被演義汙名化一般,羅逸是相當的反感這種行為的。
喜歡大唐稱心請大家收藏:()大唐稱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