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稱心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腹黑小李治

第一百五十三章 腹黑小李治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就是要做皇帝 重生之烽火一生 快穿逆襲:炮灰寵夫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你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 全球戰國 山寨小相公 三國裡的MC玩家 大秦之我被祖龍偷聽心聲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羅逸,近來太上皇身體如何?”

長孫皇后是好兒媳婦,此時也不忘關心一番李淵。

羅逸只是笑著說最近開心了許多。

其實羅逸是想說,最近的李淵還真是在藍田縣“為所欲為”。

至少比起以前的“宅男”,李淵最近不是約著釣魚就是和人泡茶養生。

可以說李淵的日子是過得很自在。

至於他府上的人,原本還挺怕李淵。但是相處久了,也只是把他當成了羅府的大長輩。再加上李淵本就是貴族出身,可以說對於平民也是顯得很講禮貌。

因此羅逸覺得李淵在的話倒也算是一個極好的體驗,更何況也就在他藍田縣過個夏天,其實對於羅逸而言是真沒所謂的。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李淵因為“起不來”的緣故。可以說戒欲以後的身體真的是看著容光煥發了許多。

而李二雖然對於李淵的身體好轉也很開心,但是臉上依舊是有著幾分“傲嬌”,畢竟李淵和他的關係真的說不上多親密。

而此時不只是高陽,李治和兕子也跟著進來,可以說兕子算是比較乖的孩子,至少比起高陽和李治的話好了許多。

至於李治,羅逸看這小子就是看著乖,其實暗裡還真是腹黑小正太。關於這點甚至李麗質都不知道。

畢竟羅逸問過兕子和李治的事,李麗質提到的更多是兩個弟妹的愛。

而羅逸可觀察過李治,這小傢伙是年紀小就知道怎麼討得自己父母喜愛的。

而且歷史上的李治,在羅逸看來也是這般。

李治可以說是大隱於無形。可以簡單概括為他想讓人知道的天下皆知,不想讓人知道的無人知曉。

李治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得以在皇宮皇帝身邊長大的太子。因為長孫皇后逝去時李治的表現,加上又是幼子,於是太宗對他寵愛有加,即使後來建了晉王府,依舊留他在宮中生活。這其實就有了獨天得厚的優勢,他對太宗性情應該是十分了解的。

面對一個殺兄逼父退位的父皇,裝傻充愣,表現出不問天下事只讀聖賢書的樣子無疑是對的,李治是個懂得生存的人。至於當上太子的原因:第一點,長孫皇后的直系血脈嫡長子繼承製是先秦傳襲下來的制度,規定“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春秋左傳》對此進一步解釋道“太子死,有弟則立之,無則立長,年均則賢”唐高祖立嫡長子建成為太子,唐太宗立嫡長子承乾為太子,這都可以表明唐代還是恪守嫡長子繼承製的。

第二點,孝。中國古代推崇“以孝治天下”,皇子更不例外了。高宗真的是個孝子,這點從太宗對他的評價就可見一斑了。

李治九歲時,長孫皇后就去世了,他的悲痛哀傷感動了太宗和大臣,太宗多次勸慰,從而特別疼愛。

由此可見,他不僅孝敬雙親,而且對兄弟姐妹應該也是很好的。太宗最終立李治為太子的原因也是“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晉王(李治)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第三點為隱。李治是個特別擅長於隱藏的人,這裡面當然包括隱藏他的政治野心,還有個人能力。

初授《孝經》於著作郎蕭德言,太宗問曰:“此書中何言為要?”對曰:“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君子之事上,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太宗大悅曰:“行此,足以事父兄,為臣子矣。”

此時,高宗年僅不到九歲。由此可見,李治就算說不上聰慧無比,但肯定能說是好學、而且心態很好。但根據史書記載,太宗多次問他問題,無論大小,他大多都請李二賜教,李二每次都樂呵呵的教他。當然,也許這其中,涉及政治方面他資歷淺答不上來或者不敢答是有的,但其中也肯定有他答的上來但不回答的,意圖很明顯,揣摩太宗心思、討太宗開心,學習經驗。

當上太子,可以名正言順協理朝政事務的時候,就什麼都回答得上來了。

第四點,無為。長孫皇后有三個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李承乾大李治九歲,李泰大李治七歲,歷史上這哥倆鬥得昏天暗地,而且先後都有逼宮的舉動或者計劃,唯有李治一直置身事外,既安全又保險。李承乾倒臺之後,李泰就去威脅李治,說:“你跟漢王元昌關係那麼好,現在漢王出問題了,你的心還安嗎?”

李治沒有跟他辯論,史書上記載,李治當時很慌張,整天魂不守舍的樣子,李二就問他怎麼了?他不說,李二一連問了好幾天,他才說了,說李泰跟他說了這番話,他不知道該怎麼應答。李二一聽,李治多好啊,想要保護哥哥。而反觀李泰呢?這就是高宗壓倒李泰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今太子失徳,藩王窺視者,皆倆棄之。”——《資治通鑑》也就說,皇太子這個位置是皇帝老兒給的,是不用經營的。李承乾誤在失徳,李泰失在經營,唯有李治,對上恭孝,對兄親和,唯一的小心機還是被迫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抗戰之最強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