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逸今日裡是和李麗質一起回了宮,雖然二人還未成婚在公眾面前有些避忌,但是此番到了宮裡倒是反而少了一些掩飾。
以至於李二看著都有些吃醋的樣子。沒錯,吃女婿的醋。李二大概就是這麼一個寵孩子的人。
而今日裡羅逸卻是發現有個小女孩是纏著李二,像是一副撒嬌的模樣。但卻不是兕子……
這個孩子,應該不是長孫皇后生的吧,畢竟羅逸還真沒見過。
而這個小女孩見到長孫皇后也一樣親暱,看得出長孫氏對其還真是視如己出。
“小高陽,別摔咯才是。”
高陽?!
羅逸聽了自然是一愣,沒想到眼前的女人就是初唐“流量擔當”的高陽公主。
不過羅逸此時看這孩子天真無邪,倒是很難想象她日後做的荒唐事。
其實說起高陽的事,羅逸是有一些看法的。
如果說,婚前的高陽公主過著循規蹈矩的宮廷生活,那麼婚後的她就開始在歷史舞臺上活躍起來了。因尚主之故,房遺愛當上了駙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騎常侍。
然後呢,然後房玄齡就死了,死前上書的內容都是他這些年對國家的擔憂,李世民看了也很感慨,對高陽公主說:你公公病成這樣了,心心念唸的還是咱國家啊。房玄齡去世後,李世民追封他為太尉,還把房遺愛和房遺則都升了官,可能有人問,為什麼長子房遺直沒有升官?
因為房遺直作為嫡長子,自然而然地就會繼承父親的大部分政治遺產,不用額外提拔。但問題就出在這裡,高陽公主一直貪圖房遺直……的地位,早在房玄齡活著的時候,房遺直就“以嫡當拜銀青光祿大夫”,這裡的“嫡”特指嫡長子。
也不知道高陽公主在人老房家折騰了些什麼,無非是初級宅鬥甩臉子,高階宅鬥耍心眼,反正房遺直直接進宮面聖,說:我這官兒就給我弟弟吧,反正也是沾我老子的光得來的。
那李世民怎麼辦?李世民只能表示無語並選擇拒絕。請記住房遺直的這次面聖,看到後面大家會發現,這次事件,就像一場歷史的預演。現在房玄齡一死,眼看著大伯哥成了家族話事人,高陽公主更是覺得心裡不平衡,爭不到爵位也要爭到家產吧,於是公公屍骨未寒,她又鬧起來了,李世民自然不可能同意,父女二人的關係也陷入了僵局。而打破這場僵局的,是一樁看似簡單的盜竊案。
當時,某個盜賊被抓住,官府居然從他身上搜出了一隻金寶神枕——這是《新唐書》的說法,《資治通鑑》記載的是“寶枕”,滾滾君也沒搞明白是個啥樣的枕頭,但應該是特供、御用的皇家用品吧,所以審問的御史特別緊張,皇宮進了賊可還行?就算是哪個公主府遭竊也是大案啊。
這不審不要緊,一審不得了,被賊被偷了枕頭的這個主人,不是什麼皇親國戚,而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玄奘就是《西遊記》唐三藏的原型)高徒、《大唐西域記》編輯助手、佛經高階翻譯員、當時公認最有名望的僧人之一,辯機。也是羅逸現在的線人……
而他取得這一切成就的時候,才二十六歲。於是,一樁公主與僧人的秘事,就此大白於天下。《新唐書》是這麼說的,辯機居住的地方,就在高陽公主的封地上。而某次高陽公主和房遺愛出門打獵,碰巧就遇上了,遇上之後高陽公主怎麼樣了——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公主與僧人,一段孽緣就這麼開始了。
這個事,在古代是淫亂的典型,一直被批判;到現代,雖然依舊沒有翻案,但因為一些小說、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把這段關係浪漫化了;但如果撇開道德觀、也不去浪漫化地想,就感覺……高陽公主眼光還蠻好的。
這時候可能有人就奇怪了,老婆和一個僧人在眼皮子底下好上了,房遺愛他就一點反應都沒有嗎?還真就沒有。因為高陽公主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推己及人,她也送了兩個美貌女子給房遺愛,這麼一平衡,夫妻關係更和睦了。
《大唐情史》裡房遺直就很好地詮釋了這種狀態——此後,高陽公主送了辯機很多錢財珍寶,用史書的話說就是——私餉億計。這個錢大機率出自高陽公主自己的食邑,但唐初親王、公主的工資普遍不高,所以我覺得還是有點誇張的成分。但不管怎麼說,高陽公主成功穩住了駙馬,瞞住了外界,卻不想被她送給情郎的一個枕頭破了防。
事情被捅破之後,馬上就從一個簡單的盜竊案變成了一樁巨大的皇室醜聞,據《新唐書》記載,李世民怒不可遏,不顧高陽公主的苦苦哀求,把辯機連同十餘個公主府的奴婢一同處死;《資治通鑑》裡說得更詳細,辯機是被腰斬的。大家看這個字面意思也知道這種刑罰有多殘忍,行刑後犯人可能要哀嚎幾個小時才斷氣。這個處罰算不算嚴重呢。
先舉個例子來對比,也是發生在李世民晚年的永嘉長公主私通案——前面說過李世民當初打算給嫡長女的嫁妝,比前一年出嫁的妹妹多一倍,那個妹妹就是永嘉公主——說來有點繞,永嘉公主的駙馬是唐高祖李淵妻子的堂侄,算理論上算公主的表兄弟,但永嘉公主應該是庶出,所以沒有血緣關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公主的情夫又是李淵的外孫,還娶了李淵的孫女,算是永嘉公主的外甥兼侄女婿。
這個情夫在母喪期間和永嘉公主私通,被駙馬抓個正著,這劇情在羅逸看來就很血腥,最後情夫被殺,永嘉公主也被迫離婚,直到李治繼位將她改封房陵公主,讓她再嫁,這事才算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