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蔡萌芽後面做過太多問話工作,久而久之,每次問話的時候,他都會習慣性的捕捉被問話者的神情。
兩個男人,一老一少紛紛的把頭湊了過來。
中年男人最先說話,“不認識。”
到了年輕男人的時候,他卻表現的有點印象的樣子,“好像見過,我有一次去樓下倒垃圾,正好跟隔壁女人坐同一部電梯。她那天打扮的非常漂亮,出了電梯就飛快的朝外面一個人影跑去。我出於好奇,就多看了兩眼,當時她跑去的人影好像就是這個男人。”
“你確定距離那麼遠,你沒看錯?”
“沒有。”年輕鄰居男對自己視線和記憶都非常自信,“我很確定就是這個男人,因為還有一次我出門,正好撞見隔壁女人和這個男人進她家。看他們有說有笑,舉止親密的樣子,我猜想他們應該是男女朋友關係吧。”
“那這兩天,你們有沒有看見他出現過在隔壁陳小姐家?”
兩個人難得保持默契般的集體搖了搖頭。
不僅是沒看到這個女人,隔壁那個女人他們也是好幾天沒看到了。
“那這個女人你們認識嗎?”原木生又把照片換成江欣彤。
從年輕男人的話裡可以得知,楊毅和陳末末私底下關係非常親密。
先不論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男女朋友,可以確定的是,他們相處的模式,很容易讓人誤會他們就是男女朋友。
還有另外一個資訊就是,楊毅是來過陳末末家的,而且肯定不止一次兩次。
他對陳末末所住的樓層,小區地形也應該是非常熟悉的。
“不認識。”
“不認識。”
他們兩次默契的異口同聲道。
他們不認識江欣彤?這是不是說明江欣彤來這裡的次數並不多?
前面房東阿姨也只提到陳末末有一個非常好的女性朋友經常來找她,這個朋友不用想也知道不是江欣彤,而是元雪。
“這三天,你都是跑晚上路線的?”原木生再次把問題只拋向身為爸爸的中年男人身上。
中年男人聞言,點點頭。
是的,這個月他上的都是晚班。
沒辦法,計程車工作就是這樣的。
你做了這份工作,就要毫無怨言的接受它的辛苦之處。
“那兩天前的早上,你是幾點下班回家的?”
如果他這幾天上的都是晚班,那他每天下班的時間也就是第二天的早上了。
假設陳末末遇害的時間真的是三天前的晚上。
晚上是大家普遍休息睡覺的時間,除了夜班工作者,一般人不會再選擇外出了。
兇手在這個時候作案,被發現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更易於逃離,不被人撞見。
不過,就算被人發現的可能性很小,這說到底也是殺人,兇手即使是個膽子很大的人,在實施作案的時候,肯定也出現過膽怯害怕恐懼的時候。
人一恐懼害怕,現場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可是他去陳末末家裡很仔細的看過了,陳末末的家裡收拾的很乾淨,尤其是地板上,沒有一絲髒。
他明明在衛生間裡檢測到血液的存在,但在現場根本沒看到一滴血。
這極大的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陳末末家非常有可能是案發的第一現場,且這個第一現場被很刻意的打掃收拾過。
從殺人再到毀屍滅跡,這是一項非常耗時耗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