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吧,都說說,這事要如何處置”?李忱冷冰冰的說到,他覺得事情脫離了自己的預計,武寧之變可以接受,甚至當他任命田牟之時便已經想到了的,可兗海和宣武卻是未料的,乃至讓他第一次懷疑起了自己。
“咳,回聖人,征討便是。聖人即位以來勵精圖治,天下已見大治,些許叛逆不足為慮”。白敏中很是輕鬆的說到,對於一個有權相之心的人,且不管能力如何,但是風度卻必須做的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呵呵,白相之言何其無用?征討是必要的,可如何行事?如只是武寧叛亂倒也無妨,可如今宣武和兗海皆是有變。兗海之變會否牽連平盧?宋州之事又會否讓汴州生亂?敢問白相欲徵何藩?你是宰相,不是市井閒漢,該要拿出個可行之策來才能報效天子”。杜悰本著只要能給白敏中添堵就痛快的心思立刻出言譏諷道。
“嘖嘖,杜僕射說的好,不過那陳權可是與你杜家交往頗深的,此前我便是提過,沒想到果是做逆了。杜僕射是否該給天下一個交待?特別你杜家十三郎一去湖州便生了事,這是何故?莫不是互為臂助不成”?白敏中怎甘示弱,忙刺了回來。
“白相何意?莫不是責怨聖人”?杜悰終於等到了這句話,笑對著白敏中不緊不慢的說著,白敏中心裡咯噔一下,壞了,自己說錯話了。
“唉,此事是奴婢之過,當日是奴婢為奸人矇蔽才勸說了聖人外陳權至武寧,聖人,奴婢死罪,請聖人處置”。楊欽義輕嘆一聲跪了下來。
李忱感激的看了一眼楊欽義,這楊欽義雖然有不少事都瞞著自己,可大概還算是忠心的吧?起碼這個時候卻是幫自己解了圍。
“楊公公,你起來吧,唉,朕也是識人不明,如今追責不為首要,永裕之言不錯,宰相便是要拿主意的,莫要說些無用的”。李忱瞪了一眼把自己架在火上的白敏中,心中很是不滿。
“聖人,臣以為首要是平定武寧,武寧歷來不恭,數十年來屢屢生亂已成大患。至於兗海,當下兗州只瑕丘落於賊手,只需命各州縣圍堵便是。而宣武只要看護汴州不生亂事,便自無憂”。令狐綯瞟了一眼吃癟的白敏中心下一樂,略思索了一下便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恩,子直所言甚是穩重,朕深以為然,但如何遣派軍將諸位可有謀劃”?李忱滿是讚許復又問到。
“聖人,神策軍可為用,奴婢願為監軍親去討伐叛逆”。一直未出聲的馬元贄突然開口說到。
李忱深深的看了一眼馬元贄,這是耐不住了嗎?
“神策軍自是要用的,可朕卻離不得馬公公,此事勿需再提。相之,你這個兵部侍郎可有計教朕“?李忱堅決的拒絕了馬元贄便不再理會,又問了魏扶。
”咳,回聖人,臣以為可令天平,淮南,魏博,昭義出兵討伐武寧。其因有三。一來宣武和兗海此時皆不可動,那臨著武寧的便只餘天平和淮南了。其二便是一旦天平出兵,為防魏博侵吞天平,故而這魏博也該出兵。至於昭義,則是給何弘敬一劑定心丸。相州,衛州,貝州三州本為昭義所領,可大曆十年卻為魏博所奪,此後這幾十年來昭義鎮一直耿耿於懷,於此也是生了不少事端。如今雖是昭義已經平定重歸朝廷,然何弘敬卻是奸猾多疑之人,為讓其出兵恐昭義鎮也要動上一動的“。
”還有便是這何時出兵,臣以為可要等等,如今該是糧收之時了,不妨等收割之後再行征討”。魏扶小心的觀察著李忱的臉色,如今宰相太多了,他這個相位更像是個湊數的,也不知道哪一天就給罷黜了,他可不想連一年都熬不過去。
“不可,魏相之策確是持重得力,可這征討確是必得速行,萬不能讓宿州和濠州淪入賊手,一旦運河截斷,李正已當年之事可為前車之鑑”。白敏中忙打起精神表現自己,今天已是說錯了話,如不能在這議事中體現價值別奢求權相了,這相位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
“恩,這樣吧,爾等回去再行商議一番,明日把這事定下來”。
——
會議草草的結束,李忱留下了李溫,父子二人在這大明宮中閒逛著。
“大郎,你覺得是該速行還是緩行”?
“回阿爺,當速行”。李溫很是慶幸在入宮之前便和田令孜商議過的,現今倒得了表現得機會。
“哦?為何“?李忱有些好奇,這長子近來雖是長進了不少,可軍國大事上一貫是含糊著,他也只是隨口問問,本沒指望能說出什麼來,卻不想李溫竟斬釘截鐵得給了答覆。
”阿爺,高承恭死了,拖不得呢”。李溫左右環顧了一番,才湊近了低聲說到。
“高承恭?呵呵,是啊,是不能拖了”。
——
第二天一早朝廷便下令楊欽義罷神策左中尉,改任樞密使。吐突士曄接任神策左中尉。
鄭光加太子太保,都領天平,淮南,魏博,昭義四鎮征討徐州,內侍省監,右驍衛上將軍王元宥為監軍。
田牟罷武寧節度使,暫留用武寧。
喜歡唐徒請大家收藏:()唐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