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不知陳氏心裡發苦,這珠子不接不行啊,不然按照老太后直爽的性子,估計連聘禮的名頭都能直接說出來,到那時,跟沒了轉圜的餘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后見琉璃接了,滿意地點了點頭,吩咐馮嬤嬤:“馮嬤嬤,你先帶璃丫頭去莫棄閣看看,若是短缺了什麼,著內務府立即給添上。”
從頭到尾裝啞巴的六皇子見狀,聞言也跟著站起來,依舊是一言不發,像跟屁蟲一樣,緊跟在琉璃身後。
琉璃察覺到身後的腳步聲,一回頭就看見‘暴虐’的六皇子正呆呆地跟著她,她腳步頓了頓,眉頭皺了皺,嘴巴張了張,連拳頭都握了握,各方面都顯示,她已極盡忍耐之勢,可見太后仍笑眯眯地沒有說話,她到底沒敢再奚落六皇子,順著馮嬤嬤指引的方向就去了。
一路上,琉璃心裡就罵開了——她這是去佈置‘閨房’,這‘登徒子’步步緊跟算怎麼一回事!
其實,六皇子的長相陽光大氣,與登徒子全然是兩回事,可琉璃心裡就是對他很反感。
這反感並不是因為昨日裡沈平對他的維護,也不是因為初初見面時六皇子的唐突,定要細究的話,這種反感來自理智和本性的相悖——她的理智告訴她,不可與六皇子關係過近,就算將來是夫妻關係,也不可心繫與他;而另一方面,心底彷彿有什麼東西,不斷地督促她,靠近他,他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不堪。
理智與本性都非常固執地堅守自己的陣地,所以,一看到六皇子,她的腦海裡就好像有兩個小人在打架,這種情況下,要想琉璃對他有好臉色,簡直比登天還難!
馮嬤嬤領著兩個孩子消失在慈寧宮,太后見陳氏眉頭微蹙,嘆道:“沈家的,逸兒他被哀家慣壞了,行事有些不規矩,你莫要見怪。”
陳氏頗不給太后面子,並不虛偽地敷衍什麼‘不敢不敢’,只是不說話。
太后雖然眼睛耳朵都不好使了,可腦袋不糊塗。陳氏這顯然是對六皇子有意見。也是,她最小的孫子,今天整個人都呈現出非正常的狀態。往常他雖然脾氣不好,但規矩還是守的,可再看他今天——進了慈寧宮沒向她請安,離開慈寧宮沒向她請辭,在慈寧宮的一刻鐘,愣是有本事像個透明人一樣,若不是他最後起身跟著琉璃離開,她都要忘記,她的慈寧宮進了這麼一號人。
這是極不正常的,因為她的孫子是很有存在感的一個人,即便是一句話也不說,她也不應該忽略他。尤其最後,她竟然被他跟著璃丫頭離開的蕭瑟背影迷惑了,竟沒有阻攔他……
如果陳氏懷疑,他就算在慈寧宮如此沒規矩也沒人敢管他,那誤會就大了。可要她怎麼解釋呢?難道對陳氏說,她不是不管,只是沒注意到?後來注意到了,卻覺得逸兒可憐巴巴的,不忍心?這解釋太荒謬,還不如不解釋。
而正當太后兩難的時候,陳氏鬆口了:“太后娘娘,請恕臣婦斗膽。”
太后往靠背上一坐,輕舒了一口氣,有要求,只要肯提就好:“無妨,你有話就說,早晚都是一家人。”
陳氏見太后不遮不掩,咬了咬牙,索性也將話題挑開了了說:
“璃兒是老爺的老來女,她比不過六皇子尊貴,可說句大不敬的話,在我們做父母的心裡,她比六皇子寶貝的多。沈府上下對她是珍之愛之,自小就沒讓她受過一丁點委屈。璃兒雖然聰明,可生性單純,看東西不是白的就是黑的……太后娘娘,臣婦斗膽厚臉皮攀近,咱們都是高門大戶出身,後宅的彎彎繞繞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可琉璃卻從不曾接觸過這些。老爺出身寒門,忠義侯府也人丁單薄,人到中年,臣婦越活越簡單,不曾教過她一星半點,讓她如何應付的來……是以,臣婦私以為,六皇子不會是璃丫頭的良人。”
太后原本是面帶微笑,可越聽越不對勁,到了最後,滿是褶皺的臉上已經看不出一丁點的神色,唯獨手越攥越緊,那微微的疼痛提醒她,她沒有聽錯——陳氏是真的不希望琉璃做未來的六皇子妃!
這一刻,太后看著言辭懇切而堅決的陳氏,心情異常複雜!
喜歡皇家童養媳請大家收藏:()皇家童養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