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年紀尚小,身量還不過東萊波的肩膀。再加上西域女尊國人身形健美有力,看上去就像是真正的母與女。
“你也不要怪你母皇。”在臨告別前,東萊波背對著李婉,輕輕說。
“世俗允許出現第一個異類,卻不會輕易允許第二個,第三個的出現。”
李婉看著東萊波遠去的身影。
勾起一個冷笑,“母皇能讓哥哥當皇帝,憑什麼不給我封王?還默許太子打壓我的勢力。我怎能不怪她?”
直到很多年後,直到李昭早已駕崩,東萊波垂垂老矣,李婉自己登基多年時,李婉才終於理解母皇的做法。
如果母皇不願她成為國君,就根本不會允許她來到樓蘭,也不會將身邊最寵幸女官楊女官的女兒武媚娘送到自己身邊。
她在給自己鋪路。
母皇不是不讓讓太子與公主公平競爭。她只是不願意,看九子奪嫡,兒女相爭的局面再次出現。
太子主內,獲得大同國內的大部分支援,但李婉獲得的,可是朝中女官的助力,和一整個西域的託舉。
孰輕孰重,偏心誰,早在一開始就註定了。
東萊波在一開始就理解了摯友兼義母的良苦用心。
只是自己,想得實在是晚了。
春狩結束後,大同的使者啟程回到大同。他們離去的同時,大同的糧草,大軍也終於來到了樓蘭。
由於這支由精銳組成的軍隊太過龐大,樓蘭還臨時徵用了周邊幾個小國的地盤,遷移本地百姓,來讓大同的軍隊駐紮。
出征的名單已經定下來了。
統帥大軍的還是從武侯鄧禪大將軍,他的副將是伊循侯趙訪風。
除此之外來自大同的諸位大將分別率領自己的軍隊,或者與樓蘭人混合成一支混合大軍。
在軍隊將領磨合半年後,在一個暖冬,大軍出征,遠徵拜占庭。
東萊波站在高臺上,身著帝王最端肅莊重的冕服,頭戴七重旒冕,手持天女劍,對著大軍發表了聞名於世的“複仇宣言”,調動起樓蘭人心中百年來對為非作歹的拜占庭帝國的全部血與恨。
然後,東萊波邁著鄭重的步伐,走下高臺,在眾將領的注視下,將象徵著樓蘭王全部權力與威嚴的天女劍,賜給了鄧禪。
“鄧禪大將軍何在?”
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鄧禪在同袍擔憂,自豪,緊張的眼神中,走上前去,彎腰,俯首,向著東萊波低下為將者最尊貴的頭顱。
東萊波手捧天女劍,身形不算健壯,但穩若泰山。
“先祖有命,威武大將軍,替國君征伐四方,平定天下。
待問鼎西域之時,將天女劍賜給大將軍。”
“如今,大將軍鄧禪替孤征戰西域,使孤成為實際上的西域共主。這劍,理應賜給大將軍。然,天女劍象徵著樓蘭王百年的統治。所以,這柄劍,待大將軍攻下拜占庭,班師回朝之際,由將軍親自交予國君!”
鄧禪驚詫抬頭,視線與東萊波威嚴的碧色眼眸對上。
鄧禪彷彿能感受到母親鄧濛熾熱的視線投在他身上。
快接劍。快接劍。
無數同袍將領在心中默唸。
“大將軍,還不接劍!”
“臣,領旨。”
鄧禪一撩衣袍,跪在地上,接過了劍。
“大將軍威武,大將軍威武,威武威武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