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畢,葉貴侍一步一步,走向冷宮的方向。孤獨的,走向他此生的歸宿。
看著葉貴侍逐漸遠去的身影,阿依木唏噓,但在她轉過頭時,眼神已經變得冷漠又鎮定。
“看好冷宮,以後再讓我發現有棄侍郎出逃,唯你們試問!”
“是,姑姑。”
眾宮人拜服在地。
而今日所發生的一切,東萊波都不知道。
在很久以後的某一天,東萊波執著新任寵愛侍郎的手,在禦花園中閑逛,隱約聽見一陣悲慼的蕭聲。
蕭聲泣淚,如杜鵑啼血,繞梁三尺,縈繞不絕。
“是何人在此處吹簫?”
侍郎好奇地問東萊波。
阿依木行禮後回答,“是被貶的葉貴侍在此處吹簫。”
“他每日都如此?”東萊波終於開口。
在得到阿依木的肯定回答後,東萊波輕輕嘆了口氣。看向冷宮的高牆,似乎能透過高牆看到那個孤寂纖弱的身影。
“到底是孤對不起他。放他出宮吧。若是要回大同,孤就派人送他衣錦還鄉,若是要留在樓蘭,孤就賞賜他黃金百兩,為他安養晚年。”
葉貴侍卻依舊選擇留在王宮。
聽聞此事的東萊波啞然失笑。
“孤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仔細敲打敲打執掌冷宮的男官,叫他們不要剋扣了他的份例。”
“罷了。他,以後就不要再提了。”
東萊波一錘子定音。宮人們紛紛應下。此後,這偌大的伊循城中,再沒有聽過那曾執掌六宮鳳印的葉貴侍。
臘月初七,東萊波過完了她第三十歲生辰。
來自西域各國王室的贈禮幾乎要堆滿半個大殿。同皇李昭送來了珍貴的書籍和各種人才,還有一顆巨大的鮮紅珊瑚樹。
時隔幾月,玄奘也送來了一封書信和生辰禮物。書信上說,自己在同皇修建的慈恩寺修行,做主持,翻譯佛經,培養了大批弟子。與書信同來的,是玄奘的得意弟子窺基法師。
信中說,窺基法師出身於名門望族,自幼聰慧過人。在玄奘歸國後出家,是繼承了玄奘衣缽的優秀弟子。此次前來,是在樓蘭佈道。
東萊波接見了法師,為他重修鵜鶘寺,允了他佈道的請求。
自葉玄蒼失勢後,道教的勢力就大不如前。如今已經是道,佛,儒三分天下的勢頭了。
但只要樓蘭的至高神明是道教信奉的西王母一天,道教的影響力就會高於其他兩道一天。
這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