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朱雀卷終局
暴雨沖刷著太廟地宮的蟠龍柱,韓昭的鐵尺刮開青銅燈盞的螭吻紋,二寸三的鑿痕間滲出靛藍色的松煙墨汁。謝明夷的玉笏突然頓在《禹貢》殘卷的夾層處,浸透蠟封的絲帛上,”熒惑守心”四字的銀硃批注正被雨水暈染成血痕。
”這是三川決堤前三日的星象圖。”謝明夷的玉笏尖丈量著星宿間距,帛上心宿二的位置釘著半枚玉珏——正是二十年前白無垢在稷下學宮丟失的那枚。當他將玉珏按向地宮穹頂的青龍浮雕時,龍睛突然轉動,三百架檀木書櫃從暗河中緩緩升起。
韓昭的鐵尺劈開某櫃的《周禮》封泥,腐爛的蓖麻油味裹著陳年墨香撲面而來。簡冊背面的楔形刻符遇光顯形,竟是工部核準焚書的原始批文,每個硃砂印都精準蓋在河防圖的潰堤處。”洛水東岸三十裡,丙戌年七月初七。”他的鐵尺突然停在某行小楷上,”那日張仲景正在鷹愁峽驗藥......”
子時的梆子聲穿透地宮,謝明夷的玉笏挑起漂浮的《鬼谷毒經》殘頁。泛黃的紙頁間夾著朵幹枯白英花,花萼處的針孔突然滲出靛藍毒液,在青銅燈盞上蝕出”辰時三刻”的篆文。韓昭的鐵尺刺入暗渠漩渦,挑起的玉質骰子六面皆刻”熒惑”,骰心空槽裡蜷著半幅洛書殘卷。
”這些書櫃在替運藥船打掩護。”謝明夷的白袖捲住飄落的紙灰,邊緣針孔在水漬中拼出新卦象。當他按河圖推演時,卦象直指地宮深處的青銅渾天儀——儀輪上缺失的熒惑星銅釘,正嵌在二十年前韓昭養父的驗屍錄封面上。
五更天的晨霧漫過儀輪縫隙,韓昭突然將鐵尺插入”心宿”方位。整座渾天儀轟然崩解,三百卷裹著蠟封的《唐律疏議》傾瀉而出。謝明夷的玉笏劈開某卷封皮,夾層中的漕運單墨跡猶新:”丙戌年臘月廿三,三百石□□經朱雀門入工部——簽收人鄭禹。”
暴雨突然轉急,地宮穹頂的星圖在電光中泛出磷光。韓昭的鐵尺刮下某片黴斑,青磚上顯出新刻的《韓非子》殘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殘句末筆的飛白,竟與焚書令上的硃批如出一轍。謝明夷的玉笏突然顫抖——他在那飛白轉折處,分明看到了白無垢少年時替他抄書的筆鋒。
暗河深處傳來金鐵相擊之聲,三百具青銅儺面傀儡推著鎏金箱浮出水面。韓昭的鐵尺劈開某箱,滿箱玉質骰子隨波散落,每枚骰面都刻著今科進士的祖宅方位。當他按《九章算術》排列骰陣時,缺失的”勾股”骰子突然從《禹貢》殘卷中迸出——刻著三川決堤當夜的值守軍官名錄。
”朱雀卷終,太初將啟。”謝明夷染血的玉笏點在渾天儀殘骸上,晨光穿透青銅裂縫,將星圖投影在《洗冤錄》的”毒物篇”。殘缺的熒惑星位處,赫然顯出新帝登基的八字——而那生辰,正與二十年前從河工屍首懷中找到的青銅羅盤銘文完全一致。